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征兵工作 明起全面展开
信有山林在市城 诗中寻乐画中游
家境困难学生如何认定 我省出台相关实施办法
郑州7县(市、区)入选 全省食品安全“标兵”
我市失业保险经办工作 获人社部“点名表扬”
CCD中央大街明年上半年开张
“绿色出行”来答题 7800个红包等你拿
“绿意经开”让市民 生活越来越惬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市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信有山林在市城 诗中寻乐画中游

本报记者 裴其娟

留住记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7月24日,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向全省上下发出生态建设动员令。落实大会精神,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通过美丽郑州建设促进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在中部崛起中奋勇争先。

增绿量提品质绿意更浓

“近年来,我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引领,中心城区绿地面积每年以不少于8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市园林局负责人说,目前,已建成绿道3588公里;完成218公里铁路沿线、287公里过境干线公路、101个高速互通立交绿化,新建绿地3896万平方米,提升绿地3470万平方米;见缝插绿,强力推进800个游园微公园规划建设;科学推进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等拆围透绿,实现道路和公园无缝衔接,行人街上走,如在画中游。

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成区已建成绿地19495万平方米,包括公园绿地771处,行道树55万株,其中,18.18%为大规格法桐,形成了“晴天不晒太阳,小雨不湿衣裳”的林荫景观。建成区绿地率35.84%、绿化覆盖率40.8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平方米,均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指标要求。

今年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冲刺之年,我市正突出“增绿、增水、增湿”三个重点,着力打造绿量适宜、布局均匀、网络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一批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生态产品正在加快实施——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西流湖段(中原西路—化工路)工程蓝线内扩湖疏挖工程已经完工,绿线内景观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青少年公园已正式开建,今年11月底现雏形,部分向市民开放,主体建筑预计明年5月底全面建成,届时,公园将全面开放;郑州植物园二期、雨水公园、名师园等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状态,预计2019年底建成。

保大树保文物留住记忆

公园是留存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公园重要的魂。留住记忆,首先要保大树。“要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大树”,市委主要领导对保大树做出明确指示。

“我们坚持通过建档挂牌,落实管养责任,对古树名木和树龄50年以上大树实行严格保护。”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郑州CCD的现代化建筑群中,有一株200多年的古槐矗立在主干道路旁。为了保留古树,修改了道路规划,留下了一段“路让树”“人让树”的佳话。

桐柏南路后河卢村拆迁改造中,一株千年古皂角树被人用石砖垒起围墙,并立石碑保护起来,留下了后河卢村历史的见证,也留住了村民们的乡愁和记忆。

人民公园内438株大法桐、老银杏、柿子树等均接近百岁高龄,通过对树池改造,彻底解决了大树根部的土壤板结、水泥封喉等问题,改善了大树的生长环境。

市绿化工程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树龄50年(含)以上的古树名木,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科学价值、纪念意义。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为了留住记忆,我市还将研究制定相应的管养措施,更好地保护市区这些饱含着人文历史气息的绿色。

“郑纺机”开发中,保住了主路两侧生长几十年的大法桐和两幢苏式小楼,并对小楼进行了维护加固,对周围环境进行了美化,使大法桐和小楼的故事得以延续,使过去的火热岁月得以印证。

正在建设的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西流湖段工程,将中原路至建设西路之间规划为文化传承游览区,通过建设保吉文化园、保吉岛、保吉凝碧、西流晴云、太子书院、京水春晓、北岗桃源、贾鲁芳华等景点留住人们对西流湖及周边文物、村落的记忆。

转观念惠民生彰显生态

“我市一些高校、企业迁出后,留下很多大树资源,在旧址改造中如何加以保护仍是个难题。”市园林局一位曾参与多项国家和省园林绿化标准制定工作的专家说,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呼吁划出一定比例的用土建成公园,在开发中控制地下空间开放强度,为大树留下生长的土壤环境。

除了大树,涵养城市生态的有河湖沟渠。针对城市建设中忽视保留和修复一定面积河湖沟渠、建设下沉式公园的问题,这位专家建议,要更新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做法,注重保留城市中的自然沟渠、坑塘,可建成下沉式公园,以积蓄地气和雨水。

我市生态宜居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认真落实《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坚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留足绿化用地面积。新建区的绿地面积,应当占总用地面积的35%以上;改建旧城区的绿地面积,应当占总用地面积的25%以上。新建区内,每10平方公里应当规划预留至少一处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公园用地,每1平方公里应当规划预留至少一处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用地。为了实现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生态宜居环境,市政府已出台规定,对中心城区拆迁面积在10亩以下土地不再进行出让开发,全部建成公园游园。

“公园建设的理念也在逐步改变,从过去偏重景观,转向注重民生园林,从遮阴、休闲、健身到文化,凡是群众需要的,都要融入公园建设。”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说,按照市委的要求,将严格坚持设计引领,对公园建设留出足够的设计时间,严格设计审批,在大幅增加城市绿量的同时,力保公园建设品质,努力为建设公园郑州、绿色郑州、品质郑州、生态郑州、美丽郑州贡献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