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豫剧《重渡沟》入选全国 “五个一工程”公示名单
用画笔致敬“中国脊梁”
河南4个参展项目 均被评为优秀节目
中华诗词书画作品展 在郑州文化馆开幕
军旅主题诗会声动绿城
建业两球不敌泰达
山娃:许孩子一个足球梦
二青会中国跤决赛河南跤手勇夺6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画笔致敬“中国脊梁”
——访河南油画家马刚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每天都有着海量繁杂信息扑面而来的互联网时代,想要了解一个在你完全陌生的领域,做出推动时代进步的丰功伟绩的科技精英,想想也不是一件易事。河南油画名家马刚,则通过自己的画笔勾勒出这些科技精英的人物面貌和精神画像,在带观众认识中国科学家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受到了一场“精神洗礼”——8月3日,“脊梁——马刚画笔下的杰出科学家肖像艺术展”在京展出,举办此次画展有何缘由、马刚在作品中寄托了什么思想?

昨日,本报记者对马刚进行了采访,带读者深入了解创作出这些画作的画家马刚。

从荥阳走到世界舞台

1968年8月,马刚出生于“中国诗歌文化之乡”“中国象棋文化之乡”荥阳,千年文脉的熏陶没有让马刚走上诗人的道路,却滋润了他拿起画笔进行诗意的表达:几岁的时候,看着绣花的母亲,小马刚就无师自通地“创作”花样;报纸上看到的一幅插图,也是发烧卧床时临摹在墙上排遣病痛的乐趣;中学时代,他更是班级黑板报的设计师,从确定主题到绘就配图乐此不疲……“绘画”将成为他人生最重要主题的基调,在那个时候就已悄然写就了。

1991年,23岁的马刚毕业于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油画专业,5年后,马刚的作品就走出国门,在美国旧金山展出,对年轻的马刚来说,这是莫大的鼓舞,他把这视作一份幸运,而接下来在洛杉矶、蒙特瑞、波特兰、纽约、波士顿等城市举办个人油画展,则更加证明了马刚的实力。

“毕业后的那段时间是最艰难的,画作找不到市场,绘画颜料、学习资料的费用高,长期投入后没有收获,逐渐就会焦虑。”马刚坦言,自己也经历过最初的彷徨,看到有的同学改行去做装修、广告设计,“守株待兔”就能挣到钱,他也有过思想斗争,但对绘画的热爱还是让他坚守阵地,日复一日地静坐冷板凳,逛书店、思考、练习、写生,自得其乐。

颜料不知用了多少支、画笔秃了多少根,为了学习大师作品的精髓,甚至拿出一个月全部的工资去买一本画册,“那个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三四百元,有一次在外文书店我看中了一本原版画册要398元,去看了好多次,存书一本本减少,直到剩下最后一本、店员都认识我了,才下定决心买下。”马刚的回忆中苦里带甜:物质上是“穷”,精神上却很富足——直到今天,马刚还保持着逛书店的习惯,每年购买书籍也要花费上万元。1997年、2004年马刚还两次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知识:“绘画是需要专业知识,但其实‘功夫在诗外’,想要有所成就,还必须学习大量各行各业的其他知识。”马刚说,这些信息最终会形成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形成画家本人的思想境界和认知高度,而这些全都会体现在作品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走出国门办画展,马刚只有28岁,在熟悉他的人看来却是一种“水到渠成”。从荥阳到北京,从北京到美国、巴黎……世界绘画的天地里,走来了一名叫作“马刚”的中国郑州人。

从感动自己到感动他人

从一个展览到另一个展览,马刚习惯通过不同的画展来总结、提升自己,每次画展的举办,既是对之前绘画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另一种憧憬。

2017年8月,“紫荆绽放——马刚画笔下的香港风云人物展”在河南省文化馆举行,大受好评之余,有策展人想把这个展览带入香港展出。2017年12月,香港海外华文新媒体合作组织主办的“紫荆绽放‘庆回归·迎新年’马刚画笔下的香港风云人物油画作品展”在香港顺利举行,同样大受欢迎。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认为,“马刚的人物肖像画受学院派影响,具有超强的写实风格、绘画语言具象中有表现、表现中有写实,他把人物的神韵画得恰到好处”——观众对风云人物、社会精英的关注和好奇,为马刚带来了新的灵感,促使他决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时刻,做一个“杰出科学家肖像艺术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科学家,尤其是‘两弹一星’的元勋、各领域研究专家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深入研究过这些科学家事迹的马刚深受感动,把他们称为中国的“脊梁”,“为了让大家铭记这些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我想画70位杰出科学家做一次展览。”

说干就干。在香港画展结束后,马刚就开始着手准备“70年70人”的这场盛大展览。确定人选、查阅资料、观看影像记录……两年来,马刚的日日夜夜都和中国科学家们交织在一起。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氢弹之父邓稼先、中国探月总设计师孙家栋、中国卫星专家王希季、物理学家钱三强、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屠呦呦、中国战略科学家“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中国血液学专家王振义、中国物理化学家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雷达工程专家王小谟、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专家林俊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量子领跑者潘建伟等等,说起他们的事迹,马刚如数家珍。

人物确定,事迹了然于心,马刚终于可以拿起画笔,却又面临新的问题。“我不喜欢重复自己,艺术是追求进步和创新的。”香港展览画过20位风云人物采用的方法,不能完全应用于新中国70名科学家了,怎么突破?

经过痛苦的“自我较量”,马刚寻找到新的丰富表达方式——素描、粉彩、油画等多种综合表达方式,创作成为实验和对不同纸张、材料的探索,但马刚再次取得了成功:丰富的表达方式、绝不雷同地展现出科学家们的精神风貌。小处真实、大处写意,生动、艺术、传神,令人过目难忘、耳目一新。

“科学家的事迹很多,画面呈现只能定格在某一刻。有的我选择了在临终前病床上坚持工作的场景,带着氧气面罩都看不清样子,但我觉得那是最能体现出人物精神的画面。”提起这些科学家,马刚总是有些情绪激动,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就已经被科学家的精神和事迹深深打动:“看到他们的事迹,我非常感动。所以我给展览起名为‘脊梁’,我想通过我的画笔向这些中国脊梁致敬,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铭记他们的事迹!”

“艺术不能脱离生活和时代。为科学家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也是我的职责。”马刚说,展览结束后他还将向这些科学家及其后人无偿捐献出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科学家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从认识世界到带他人认识世界

如果你看到马刚的人物画很有特色并由此判定他是人物画家,那你就错了。最初为马刚带来绘画声誉的,则是“故乡的冬”——马刚“冬景”系列,宁静诗意的画面,收割了大量专业级粉丝的赞誉。

彭锋除了对马刚的人物画大家赞赏,对马刚的风景画也青眼有加:“把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融合在油画之中,其作品宁静、超逸、诗化、空灵的境界提示给观众,使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和温馨”;河南文学院院长何弘解读马刚的作品“力求通过某种比较单纯的形式而臻于宁静和悠远。简单的画面、水平的构图是马刚创作的主流,但马刚的绘画以不同于以创造意境、追求宁静致远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山水画,他以油画的材质和制作程序来描绘他的对象,于是在他的画笔下,一棵老树、一只小船、一所茅屋在寂静的画面中显现了出来。”

为何对“冬”情有独钟?如果说画如其人,喜爱冬景的马刚和冬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四季皆美,但冬最符合我的性格和心境。”人贵自知,在艺术上的前进也正源自马刚对自我的剖析和对内心声音的尊重。

“毕业后进入自由创作阶段,就开始选择、寻找自己最喜欢的题材。发现开始儿时的印象和回忆最为深刻,那种感觉最为难忘。”马刚提到“冬景”,儿时的生活似乎扑面而来:下雪时静谧的院子、结冰的河面、含蓄沉稳的村庄……冬和马刚的特质“不谋而合”,听从内心召唤的马刚,由此开启了“冬景”系列的创作。

看过马刚的作品,中央美院博导易英说:“马刚的油画充满诗意与抒情,画面空灵悠远,具有唐诗、宋词之韵,他是用油画语言结合中国画意境的典范。”法国巴黎ARTEC艺术协会主席吉塔娜称赞马刚有“圣洁的心灵、宁静抒情的音乐画面”,美国《世界日报》艺术专栏作家丹妮儿称“您诗一般的灵魂感动了我,每幅画都让我在忙碌生活之中得到安宁,感谢您给我这么美好的时刻”,意大利米兰美术学院教授哈里森评价“您是富有诗意、宁静、情感的艺术家,望继续这样用心灵画下去”……

在某些人眼里,马刚的“冬景”具有某种疗愈效果,眼睛看到画面,却直通心灵,看了还想一直看下去。不由得再次想起何弘的评价“当你的心灵融进这个宁静的世界之后,你也许会在这棵树、这只船中洞见伟大,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宇宙生命的最深渊源。禅,也许就在这里出现”。

作为油画家,马刚是沉静、细致又深邃的;作为中国人,马刚又具有热血和豪爽的一面。作为中国油画家的马刚,则会不断寻求突破、创新,来带给观众新的思考和艺术的享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