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易祥:辛勤耕耘静待花开
豫剧《张伯行》入选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
海燕佳作斩获“丰子恺”首奖
河南三部作品入选 全国小戏小品交流展演
导演汪俊:用“纪实感”抚慰人心
《攀登者》曝“最强联盟”特辑 再现不畏艰险攀登精神
冯骥才《世间生活》出版
妙手传拓驻留辉煌历史光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传拓师刘皓天:
妙手传拓驻留辉煌历史光影

本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林香元 文/图

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山西王家大院有着“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称号,然而,这座灿烂辉煌的艺术宝库正在被时间风化。今年5月,王家大院为期5个月的拓印留史工程正式启动,来自郑州的传拓师刘皓天带领团队,用纸墨和拓包,忠实记录下这些建筑艺术的原貌,让拓片向人们永久去诉说中华文明。

虽然天气炎热,但每天仍有众多游客来到王家大院游览。在对建筑赞叹不已的同时,很多游客也被大院内正在进行的传拓活动吸引。

“二龙捧福”“鹤鹿同春”“洪福齐天”……面对影壁、牌匾、雕窗等砖雕、石雕或木雕,覆上宣纸,调好墨色,只见一人右手用扑包沾墨落向纸面,力度适中,墨色匀称,不疾不徐,富有节奏——一张张拓片就这样在众人的惊叹中完成了。

进行传拓的,正是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石传拓技艺”传承人刘皓天。

刘皓天2006年师从洛阳传拓大师裴建平,他在“因碑用纸、因纸用墨、因碑施艺,因纸施拓,因天施拓”的传统操作经验上,结合“擦拓、扑拓、揉拓、点拓”等技法,既做到了传拓之拓片,用工精良、唯美,又使“因拓损碑”的程度降到了最低。不仅如此,刘皓天还研究在黑宣纸上金墨拓,不仅现出绝佳的立体感,又增添了金碧辉煌的肃穆感。

王家大院的传拓项目工程浩大、文物众多、耗时冗长,想要完美地用传拓复刻这座占地25万平方公里的“艺术博物馆”并非易事。大院中藏有多处气势恢宏的文物瑰宝,比如被称为“天下第一壁”的元代鲤鱼跃龙门午壁,高7米、宽10余米的宏大面积,需要搭架子,爬上爬下,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像这样的大型文物在院中不在少数,传拓的难度可想而知。

自从入驻大院,刘皓天就处于亢奋状态,“能为国宝重器留影,感到肩上责任很重。”他说,“此生只会钟情和专注于传拓,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复活’更多文物和建筑,创造一个个传拓精品工程,让更多文物真正‘活’起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