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康庄大道 上一版3
交流互融 内优外联达四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交流互融 内优外联达四方
美丽的郑东新区夜景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郑州航展上的飞机表演 郑报全媒体记者 丁友明 摄
现代产业规模升级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郑报全媒体记者 宋晔 摄

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结合郑州实际,突出“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推进产城融合、平台统筹、空间拓展、内涵塑造、协调发展

行进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征程上的郑州,迎来新的时代坐标、使命担当和历史机遇。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郑州这座城市尚未定型,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一定要高水平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要继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结合郑州实际,突出“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推进产城融合、平台统筹、空间拓展、内涵塑造、协调发展。

新坐标、新机遇下的郑州城市建设发展,定位更明确、蓝图更宏伟。

强强联手

共促东部“强”起来

郑州强不强,关键看东部。郑东新区担负着东部“强”起来的重任。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后,郑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统筹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等国家战略平台机遇,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窗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从“以城带产”向“以产促城”转变。

9月10日,阿里巴巴(河南)有限公司、郑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在郑东新区智慧岛完成注册设立。

围绕东部“强”起来,产业强区经开区将着手做好两大“文章”。做强开放大“文章”,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中欧班列、国际陆港、经开综保区等对外开放载体平台叠加效应,深度参与“陆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高水平推动对外开放;做强产业大文章,围绕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做大装备制造、做优现代物流,持续提升三大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夯实产业根基。

航空枢纽引领

让南部“动”得更精彩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是全国唯一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经济先行区,是南部“动”起来的实力担当。历经六年建设,一个区域性机场,变身为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让不沿边、不靠海的郑州与世界实现互联互通、交流交融。

当前,航空港区正加速建设国际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不断提高枢纽通达能力、集疏能力,由“流量”向“留量”转变;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一区一群”,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航空新城,坚持产城融合。

作为南部重要组团城市,近年来,新郑市“动”的文章可圈可点。坚持把开放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被科技部列入首批创新型县(市),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40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第33位。接下来,新郑市将继续围绕“动”布局谋篇,布局创新创业载体,走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路子,持续提升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的源头创新能力。

西

因地制宜

西部这样“美”起来

西部“美”起来、登封、荥阳、上街、巩义大有作为。

位于最西部的登封市,将发挥优势,按照“一核、三带、三绿楔、四组团”的城市生态景观空间格局,打造“多彩嵩山、美丽登封”;依托“天地之中”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围绕“西美”定位,荥阳确定了打造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环境美、生活美、精神美的郑西新城、和美荥阳蓝图。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生态美;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打造人文美;发挥城乡基础优势,让城乡环境都美起来;发挥社会服务优势,打造生活美,让群众生活幸福。

上街区将以通用航空为引领,加快通航制造、通航运营和通航服务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生态建设上将实施“绿满上街”工程,推进生态隔离带、郊野公园和生态水系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上街。

巩义市将“西美”路径,落实在了宜居宜业宜游新巩义上。将坚持“4+4+2”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加强与郑州洛阳互联互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全域旅游发展。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部“静”下来

构建沿黄生态带

北部“静”下来,位于城市最北部的惠济区责无旁贷。惠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北静”要求,将瞄准“慢生活”节奏,拔高“后花园”定位,着力做好“大生态”“大文化”“大产业”三篇文章。

“大生态”方面,以60平方公里黄河滩区、30公里黄河风光带为基础,打造湿地生物及候鸟栖息保护地、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展示基地、湿地合理可持续利用的样板,规划建设高端生态景观系统,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花木研发生产基地;“大文化”方面,深度挖掘惠济区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华夏文化的内涵,把古荥大运河文化区打造为中华文明地标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大产业”方面,谋划健康产业布局,以精准医疗健康产业园建设为突破,统筹布局医疗、医学、医养、医体四个功能区,建设现代化健康城市新区。

扬长补短

中部这样“优”起来

中部怎样“优”起来?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通过道路有机更新带动城市有机更新,实现形态更新、业态更新、功能更新,不断提高产业层次,激发老城区活力,彰显中原文化魅力。

金水区牢牢把握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叠加”的独特优势,把开放亮点变成发展支撑,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出彩胜势。

中原区以中央文化区(CCD)为龙头加快建设“幸福中原”。

二七区则明确把二七商圈作为发动机和牛鼻子,打造最时尚最现代的城市会客厅。

管城区结合自身优势,激发老城区活力,彰显商都文化魅力,让老城区有文化、有积淀、有厚度,最可看、最有味道。

推进大都市区建设

让郑州周边“联”起来

与周边“联”起来,即加速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加快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的深度融合。

前不久,河南印发了《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提出到2020年,区域集聚人口达到2000万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2035年,郑州大都市区常住总人口将达2300万~2800万。

郑州大都市区的空间形态,即“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规划》指出,推动高速铁路与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的无缝换乘。《规划》提出,要加快郑州机场—许昌市域铁路建设,推动沿线重点产业园区开发。

可以预见,随着与周边城市越“联”越密切,郑州的都市范儿、国际范儿必将进一步彰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