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犹记当年护秋忙
怡情雅趣(国画) 王颖斌
含蓄之美
倾听桂花(外一首)
鹊桥仙(书法) 陈德峻
《敢为天下先》:记录中国航展辉煌二十年
新密夜市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犹记当年护秋忙

♣ 宋子牛

在豫东农村,护秋又叫“看青”“看庄稼”,顾名思义,即看护秋庄稼。

立了秋,挂锄钩。田野五彩斑斓,丰收在望。玉米、谷子、大豆、绿豆等秋庄稼都结子了,饱盈盈地挂在枝头。棉桃吐絮,红薯隆土,树上果子成嘟噜成串,西瓜甜瓜滚在草棵里。花生绿油油的叶子下,是抱团成簇的果实,垅上萝卜也绿缨婆娑,挺起青白腰身。

这时,护秋便提上庄户人家的日程。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半大小子,在暑假或秋忙假常被大人支使着去护秋,照看未成熟的庄稼。

不是防人偷才护秋。过路人渴了,可随便摘个瓜拔个萝卜解渴。小孩子手痒,摘点瓜果掐把豆,大人也不怪。护秋主要是轰赶鸟雀,还有驱离糟践庄稼的牲口、猪羊。鸟雀对稻草人已失去敬畏,吃饱了干脆站在它身上放肆地呼朋唤友。

孩子们护秋兴致很高,舞弄着鞭子、竹竿,反复咋呼着“嚯——去”!驱赶鸟雀、牲畜和鸡鸭,这些不时跑来啃青的不速之客。早上,庄稼棵子、杂草上挂满了露珠,跑去撵一趟裤腿湿透了,不过谁也不在意。田亩多些的人家,讲究一点,起个高脚架搭棚子,视野看得远一些。一般农户在地头田角处,随意挖个长方形浅坑,用长短木棍支在两侧,搭成人字架,披上高梁叶、野草编的领子,三四层交错叠压起来,就成了简易窝棚,也叫瓜庵子。是从看瓜人那儿借鉴来的,形似而已。

也偶尔陪大人护秋守夜。庵棚虽小,但可遮阳,阴凉干爽,不怕风雨来袭。躺在里面的青草上,庄稼的清香、野草的芬芳扑面而来。还可神驰八方,纵情遐想。流星、虫鸣、露水、村中灯火,都随我们进入梦乡。大自然是无私的,将多彩的秋光、瓜豆的鲜嫩、禾稼的丰盈、慷慨地恩赐给了农人,送给了护秋的孩子。

忙中有闲,有时半天没有“破坏者”光顾。孩子便三五相邀,开始别有创意的篝火烧烤。小铲子挖个土坑,刨几块新鲜红薯,掰几穗嫩玉米仅留里层皮,棚架在土坑上,再捡来枯枝败叶、晒干的野草,点燃烧烤,火苗上燎着青毛豆。随着青烟升起,柴火势旺,豆荚发出噼啪的炸裂声,很快豆香可闻。在农家艰苦的日子里,能吃到烧毛豆,是一件相当高兴的事情。边吃边翻动红薯、玉米,待半熟时将之堕入坑内,用灰烬和坑膛余热捂严实,外层再封上土。过上一个时辰扒出来,红薯熟透了,玉米喷香了,皮焦里软,于是边说边笑,大快朵颐。这真正绿色无污染的乡野烧烤,成了我们屡试不爽的“保留节目”。

有时也捉蚂蚱烧烤。蚂蚱昆虫学名蝗虫,卵生,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蚂蚱成灾时,铺天盖地,瞬间能把庄稼、树叶吃个精光。历史上不少地方都出现过蝗灾。小伙伴们捉的蚂蚱,大的有四五厘米长,用狗尾草一个个串起来,玩累了接着烧烤,烤到略带焦黄,吹吹灰,吃得津津有味,弄得手上嘴上都是土灰。那种醇美的清香,天然的野味,让很少吃到荤腥的穷孩子,既解馋又有趣。

记得曾几次去邻村瓜田“摸瓜”。白天先踩了点,傍晚,月出东天之上,除了蛐蛐叫,大地静无声。趁看瓜老人回庵小憩,月光下与几个小伙伴从旁边青纱帐里溜进瓜田,不管生熟,摸上几个面甜瓜便猫腰溜走了,正长个儿的西瓜“不摸”。护了自家秋,偏摸别人瓜,淘气而又嘴馋的熊孩子,对这劣迹既不脸红也不心跳,找个“安全”地方,吃个肚儿圆。只有夜色中远处明灭不定的鬼火,让人有些不安。

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护秋的日子成了天天烧烤的日子,无忧无虑,但有青涩故事。

现在久居城市,吃多了餐桌上的大鱼大肉,想方设法改换口味。见了烤红薯、煮玉米的,便咽口水。炸蚂蚱更是稀罕物,成了城市饭店酒楼的特色风味“小吃”,颇受青睐。蚂蚱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有报道说,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蚂蚱成了食疗首选。有的地方看准商机,开始人工饲养蚂蚱。

当年护秋的种种趣事,即使我们怀揣梦想告别故里,走上谋生之路多年后,仍是心底温馨而美好的记忆。小伙伴星散四方,也记得彼此的袒腹怪相。当我将感动的忆念讲给晚辈时,他们却只顾专心翻看手机,嘴角露出莫名的笑。

我默然。农村是民族精神的原乡,现代中国的出发地,我们共同的乡土。那里有拣拾不尽的记忆宝藏,有我们的文化之根。也许,孩子们慢慢会懂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