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首部研学旅行基地 等级评价团体标准发布
郑州:一场体育盛会筑起文明新高度
温馨服务待游客 处处绽放文明花
孩子断指路堵求救 交警紧急护送就医
坚守三尺讲台 教育初心从未改变
街头文化展示 助兴国庆假期
挂起党员联系公示牌 服务群众零距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一场体育盛会筑起文明新高度
如今在郑州,排队礼让已成为一种习惯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一座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荣誉,随着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越来越快,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对外交往越来越多,郑州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文明城市创建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对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行了一次检验,“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郑州再创文明新高度。

打造“公园城市百姓园林开放街区”

共享安全整洁有序文明城市环境

如今走进绿云小区,只见人车隔离的通道井然有序,社区环境整洁美丽,道路两侧有雅致的“花墙”、文化墙,树穴铺上了细密的“鹅卵石”,就连窨井盖也画上了可爱的卡通图案……设施完备的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正在聊天、下象棋,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曾是脏乱差的集中地。

2018年被列入二七区老旧小区改造首批试点后,绿云社区党支部累计走访入户800余人次,集中征集意见12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800余条。拆除违法建设近千平方米,突出水通、路平、灯明、行畅、景美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老旧小区“颜值”与“气质”齐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以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和管理水平,打造“公园城市,百姓园林,开放街区”,一个个崭新的理念,让“绿城”变得更加靓丽,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目前郑州市已建成总长度3588公里的生态绿道,串联起了市区146个公园、铁路沿线、高速出入口,作为郑州喜迎八方来客的窗口,更是形成了一条条“路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色景观长廊。

进入市区,特别是拥挤的老城区,在绿道建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更是通过对微景观和细节的打造,提升城市品质,满足百姓需求:信步中原路,干净整洁、绿植茂盛、红花点缀、出行通畅,原本老旧的花坛石被厚重的大理石代替,将花坛内的植物衬托得愈发精致与鲜活;素有郑州“长安街”之称的金水路,如今不仅全段树木成荫、鸟语花香,且每个路口植物风格变幻,不觉间给人带来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郑州地标二七纪念塔西南方有了一大片绿地,坡地、景观树、假山石,给大厦环绕的二七广场增添了勃勃生机。

走在碧沙岗公园西侧的嵩山路上,曾经铁栏杆式的围挡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小游园,公园拆墙透绿后,车水马龙的都市与绿树成荫的园林无缝衔接融为一体。这是继1997年之后,时隔22年郑州市再次大规模实施集中“拆墙透绿”行动。

人在画中走,车在绿中行,在移步换景中体会到城市生态建设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怎能不心情舒畅?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让文明之光照亮全社会

中小学附近的交通秩序一直是个大难题,然而,在这最不可能发生奇迹的地方,也能出重彩。

“幸福不远,就在左右”。这是幸福路小学附近居民的感叹。这里不但秩序好,不拥堵,还能听到悠扬的琴声。每天早晨、中午,热爱音乐的孩子组成“幸福艺术志愿者”,自发为行人带来美妙的音乐展示,用音乐抚平人们的焦躁情绪、启迪美好心灵,极大提升了铁英街和幸福路区域的艺术品位。学校还为接送的家长设置了等待休息区,进一步减轻了道路压力,让整个区域更加幸福、文明、和谐。

长江东路小学门口的一条路,从车多人多到井然有序;位于中心地带的政通路小学门口500米以内因精细化管理而焕然一新;淮河东路小学门口附近,虽然地铁在两侧同时施工,但依然不影响这里的秩序……学校门口变了,变得更加文明,变得更有都市范。

“我们把‘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刚推行时,个别学校想不通,认为这个工作好像和学校关系不大,学校就是教书育人,城市精细化应该是城管和其他部门的事情。”后来二七区教体局发出“何为育人”的反问,育人难道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教学生们学习书本知识?学校的主要工作是“立德树人”,是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接班人,培养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如果对身边的环境不管不问,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漠不关心,不注重自身文明素养的提升,他们不认为这样的人是人才。

在这样的坚持下, 15万青少年携手父母一起“文明”,二七城市精细化管理“细”出了新气象。

文明是生活习惯内化成的信念,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电子屏、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及校园走廊、楼梯墙壁温馨提示语等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时刻提醒广大师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有效地提升了内化效率。

“爸爸有时候不爱把东西扔进垃圾桶,妈妈送我上学时,总是闯红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劝导来让他们改掉不文明的习惯。”从孩子到父母、从学校到家庭,教育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2019年7月24日晚,21路公交车终点站花园路刘庄站,一个小男孩正在站牌前方捡拾地上散落一地的纸屑,他的行为感动了公交车长,视频经媒体发布后,触动了万千网友,被誉为“最暖弯腰”。

194万“绿城使者”发出邀请

我需要您,一起温暖这座城市

2019年7月1日,郑州市“绿城使者”志愿服务行动正式启动,成立了“绿城使者”志愿服务总队,采用“1+4+N”模式,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分级负责、条块结合、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重点围绕“绿城小红象”“绿城啄木鸟”“绿城红绿灯”“绿城春雨行动”,打造“绿城使者”志愿服务品牌。

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194.8万人,建立专业志愿服务总队29支、区域性志愿服务总队17支,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8800余个;在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城乡社区等建成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1370个。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圆满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对郑州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成果进行了一次检验,民族盛会的志愿服务成果也将长期惠泽郑州。

文明,如春风化雨,悄然影响着郑州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让郑州这个千年古都浸润着文明的光辉。文明提升了市民的素质:公交地铁上,给老年人和抱小孩让座的多了;公园广场里,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少了;办事购物,有序排队的多了;公共室内场所,吸烟的少了;外出就餐,吆五喝六大声喧哗的少了;过马路时,看灯行止的多了;大型活动后,现场干净整洁……市民的素质提升,不断给城市文明加分,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根本改善,城市公共秩序不断好转。

文明,不仅是日益提高的个人素养,也是得到一个微笑时的欢欣回复,是和谐的邻里关系、人际关系,是携手前行的鼓励与温暖,是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更是扶危济困、雪中送炭。文明,似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被践行,被弘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