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一城好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溱洧之滨起春潮 黄帝故里再启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对标“四个一流” 奏响“南动”乐章
溱洧之滨起春潮 黄帝故里再启航
新郑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中小城市
亲水亲绿新郑城区
新郑美景——凤台夕照
新郑城区的春天
新郑新貌
新郑黄水河,一名摄影爱好者在绿色环绕的湖畔徜徉
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南动·新郑市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刘象乾 刘栓阳 文/图

今年以来,新郑市按照“南动”发展定位,对标产业发展一流、城乡建设管理一流、生态环境保护一流、社会治理水平一流,在郑州市、全省乃至更大范围争创一流、争当示范的发展目标,以党的建设为统揽,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遵循,实施强化党建引领、城乡建设管理提质、产业升级提速、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改善、人才队伍建设、治理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民生福祉增进“九项工程”,旨在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中小城市,在黄帝故里这片文化圣地上演奏出新的乐章。

产业升级提速

夏至刚过,新郑市龙湖镇,宋城黄帝千古情文旅综合体装修收尾,作为宋城集团中部首个项目,演职人员正在南方培训,计划今年10月开园,黄帝文化高端文旅产业定位初显。

“龙湖镇是全国百强镇,全省乡镇龙头,配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布局文旅产业,定位必须高端。”此前,新郑市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100多名乡镇局委负责人,逐一观摩16个乡镇街道管委会重点产业项目。每到一处,乡镇同志先汇报,随后书记点评,分享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

一路向东,郭店镇传化物流小镇正在建设亚洲体量最大的5G智能分拨中心,作为国内领军物流企业,可直接纳税5亿元。孟庄镇腾达畅正物流园,顺丰速运河南总部即将入驻,年利税可达2.3亿元。

在紧邻航空港区的薛店镇,占地50亩的新郑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入驻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类电子信息项目6个,全省首个包括高清摄像头生产、国产SiP芯片研发、柔性线路板生产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去年以来,新郑市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设立10亿元战新信息产业基金,引进投资35亿元的摩尔精英芯片等电子信息项目10个,亚利韦智能终端、力坤触摸屏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签订出口订单近1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列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市。

同时,高端商贸物流业发展迅猛,T-Park科创园等华南城9大高端商业、全省首家5G智慧物流园区传化物流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华南城特色商业区晋升省三星服务业“两区”。高端文旅业格局初现。

2019年,新郑市全省县域经济首席地位进一步提升,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升至第39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31位、财政收入百强县市28位、工业百强县市32位、科技创新百强县市47位,均居全省县市第一位。

城乡建管提质

6月10日,新郑市召开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及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落实“用脚步丈量城市”工作法,围绕一流中小城市目标,以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郑州南部生态城市建设为载体,统筹推进城市建设提质、城市双修、“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实现城市功能、环境、文化、服务“四个品质”显著提升。

工作推进中,新郑市坚持规划先行,明确主城区、龙湖片区“双中心”和黄帝千古情、薛店铁路物流基地“两大核心板块”发展方向,统筹推进黄帝故里园区、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

聚焦老城有机更新,新建改建府西路等道路47条,改造提升新华路等20条道路机动车道、人行道,打通断头路、卡脖路7条,群众期盼已久而多年未打通的文化路北延、陶文路西延、金城路西延工程实现竣工通车。打造人民路等精品街道4条,改造老旧小区38个、背街小巷45条,郑新快速通道等19条道路实现雨污分流。闲置6年的一中老校区等城市空地变废为宝建成多功能游园15个,新增城市绿地30万平方米、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

新郑市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城乡管理综合考评连续三年排名郑州县市首位,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道路清扫保洁率、垃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全面推行“路长制”,深入实施城市清洁行动,加大对城区道路清扫冲洗、护栏擦洗频次,还原路面、护栏本色。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数字化城管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率99.8%,运营效果连年排名郑州县市第一。

在乡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1个示范村村容村貌提升,建成示范街道23条,创建“五美庭院”2000户,辛店人和寨等7个美丽乡村初具形象,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房前屋后花果飘香,形成了户户有景致、村村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象。

生态环境优化

夏日,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寨村,大片水域宛如明镜,照映出寨墙、拱桥、亭台、农家,仿佛置身江南水乡。

新郑地处溱洧之滨,南依具茨山森林公园、北拥万亩古枣园。近年来,新郑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绿为底色,结合当地独有文化特色,将生态建设融入城乡提质,力求以溱洧水景,映照城乡之美。

阳光下,整修一新的凤台寺古塔倒映水中,新郑古景——洧水古塔美丽如画。

双洎河古称洧水,新郑境内全长35.5公里,是新郑的母亲河。也是诗经记载的中国第一条爱情河。建于宋代的凤台寺塔,源自黄帝时期仓颉造字的传说。洧水古塔,曾是新郑名胜古景。为再现这一美景,新郑市投资70亿元,实施双洎河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工程示范段已向游人开放。

当前,新郑市抓住成功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市契机,对已有规划进行再整合、再完善,推动形成一套更加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指导全市生态水系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建成潮河景观公园等一批高标准湿地公园,开建南水北调中线观音寺调蓄工程、老观寨水库生态修复工程。

去年以来,新郑市自加压力,在上级任务基础上,提升国土绿化数量和质量,实施商登高速、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京广高铁、郑新快速通道、地铁二号线6条干道132公里国土绿化建设任务,新建提升生态廊道6条1.7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15.8平方米。

治理水平提升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推动复工复学,如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新郑市以提升城乡接合部基层治理能力为突破口,努力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应对抗疫“大考”。

新郑教育园区位于南龙湖,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40平方公里内,100多个小区、17所院校,6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超过30万。无论疫情防控还是复工达产,都离不开治理水平的提升。

疫情发生前,这里全面开展的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为此次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环境基础、设施基础。园区负责人表示,此次疫情正是对前期工作成效的一次检验。

疫情发生后,园区迅速由城乡环境整治攻坚战,切换至疫情防控阻击战,紧急动员22个党支部、1000名党员干部,在此基础上组建一办八部的指挥机构,进入战时状态。一夜之间,129个社区、小区、地铁站口卡点设置到位,129个党小组组建完成,筑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红色长城”。

在此前的综合改造中,教育园区联合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实行“条块联动”。园区联合公安、住建、城管、市场监管、大气污染防治、教育、卫生等部门的780名同志,对学校、市场、商场、超市、工地全方位管控,并建立园区、社区、小区、物业、楼栋五级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

在新郑主城区,新华路街道以党建为统领,街道向辖区广大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华楷模”及共建单位发出倡议,组建7个小分队:“小马甲”查信息、“小袖箍”守家门、“小喇叭”搞宣传、“小喷壶”广杀毒、“小三轮”收垃圾、“小进口”阻疫情、“小联防”来应急,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提升无主管楼院管理水平。

治理水平提升目的,是民生的不断改善。目前,具茨山11个行政村2510户贫困群众易地搬迁住新居,全市存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新建扩建6所敬老院,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和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700元、每人每年12600元,为1万余名残疾人购买综合保险。新建改造中小学、幼儿园40所,建成城市书房3座、中医馆14个,增开公交线路29条349公里,高考成绩连续28年保持郑州县市领先位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