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一城好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智慧引领好扬帆 乘云直上奔新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技创新持续赋能
智慧引领好扬帆 乘云直上奔新天
打造西部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发动机
数字大脑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科技之魅
科学大道与瑞达路交叉口街景
工匠精神

西美·高新区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颖 刘地 文

通讯员 王秀清 廖博 王玉丰 崔俞 图

7月3日,由郑州高新区本土培育、致力打造“虚拟仿真培训教育第一股”的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深交所敲响上市钟声,至此,迎来本土培育的第15家上市公司,也是继2019年10月天迈科技上市后,高新区百企上市三年计划再下一城。

不久前,高新区企业千味央厨IPO材料获证监会受理,A股或将迎来首家餐饮供应链企业。接二连三,打破多年沉寂,活跃度、话题度倍增,这片深耕厚植30余年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正呈现出一往无前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在接受采访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亭表示,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十分关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多次到高新区调研指导工作,并多次出席由高新区发起、牵头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活动,对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给予了具体指导,高新区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的重托。高新区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十一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多次调研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功能定位、国家自创区“创新体制机制、政策先行先试”两大使命和2025年基本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明晰“聚焦智慧产业、建设智慧社会”的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布局科创链、完善金融链、强化政策链,建设更加宜创宜业宜居的智美新城,当好郑州西美新布局增长极、发动机,更好肩负起带动郑州西部区域发展美丽经济、建设美丽城市、打造美丽生活的龙头责任;勇当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应用、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等领域全国排头兵、领头羊。

守初心 自创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郑州高新区是1988年启动筹建的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高新区,2016年获批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核心区。

经过30余年耕耘培育,郑州高新区积累了“高端创新资源富聚、创新孵化培育体系完备、知识产权优势突出、上市挂牌助推服务体系完备”四大优势。

科教资源富聚,拥有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4所一本高校;创新创业活跃,拥有各类市场主体5.3万家,是中国中部颇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自创区获批以来,按照省市要求,高新区联合国内4家顶级专业咨询机构,共同谋划实施了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搭建“两级两类四板块”组织架构,由市政府层面出台了《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暂行规定》,走好“赋权—改制—考核—激励”四步棋,构建了新的体制机制。

担负着“政策先行先试”使命任务,金梧桐政策体系正在完备:除网安、北斗、传感器支持政策,科技创新专业服务券、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高成长企业奖励、新型产业用地M0……频频出招,强化政策链。

担使命 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之路

回眸2019年11月,那场名动天下的第二届世界传感器大会上,8个国家地区和12个国际组织,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传感行业知名企业300多家汇聚一堂,发布“郑州共识”,高新区作为发起和承办者,迎来“高光时刻”。

在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产业方面,高新区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200余家传感器、物联网企业;打造了世界传感器大会产业发展平台,编制了《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支持政策……这都是世界传感器大会落子郑州的缘起和底气。

在以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高新区依托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和多年发展基础,出台《网安十条》支持政策;连续举办3年的“强网杯”一赛一会一展成为国内网络安全风向标,今年将升格为中国网络安全挑战赛,纳入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要活动;网络安全科技馆作为中国网络安全挑战赛永久赛址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以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卫星等应用,高新区集聚了天迈科技、威科姆、思维自动化等北斗应用技术产业头部企业及中小微企业100余家;建设全国首个5G应用协同创新示范区,获批“全国北斗应用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鉴于应用场景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智慧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要素,高新区谋划建设了“一台多峰”智慧高新实验场,打造一个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大平台。一台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与阿里、华为、百度、新华三、腾讯领袖企业的同步对接五峰合作进展顺利。

在市委市政府给出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路子的命题上,高新区增强定力、持续深耕,久久为功,一一破题。

强聚焦 高新智慧领跑郑州“西美”

围绕“美”起来著文章:以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为工作抓手,高新区对发展战略进行再审视、再深化、再提升。

坚定科创初心和西美格局,把“双改”作为建设美丽城市、打造美丽生活、集聚科创要素、发展高新产业的根本性工作和关键性举措,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确定了“五纵四横”城市道路、十四个老旧小区、沟赵双桥两个办事处城乡接合部三项综合改造工程,全域可视化为牵引的智慧城市运营和全域片区化为基底的块抓条保机制正在持续推进。

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与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同频共振: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签约,紫光股份将十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在高新区建设紫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

年产100万台自主安全整机的中国长城(郑州)自主创新基地在高新区启动建设,同时,其过渡生产线生产的国内第一款全国产化自主安全长城商用笔记本电脑同步下线;郑州高新区以惊人的速度改写着中国智慧计算终端产业版图,逐步发展成为光—机—电—算全产业链集聚区。

高质量发展亮点逐个数:创新科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哈工大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明峰医疗高端医疗生产基地项目、启明星辰华中大数据总部项目等产业项目在高新大地次第展开;投资90亿元的智能传感小镇、投资30亿元赛微电子MEMS 6+8英寸生产线……正在对接谋划。

来看一组“四个一批”培育:

创新引领性企业方面,创新型龙头企业由4家增长到14家,占全省14%,全市58.3%;新增A股上市企业2家,累计15家,占全省的16.8%,全市的47%;高新技术企业由272家增长到823家,占全省的17.2%,全市的40.2%;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799家增长到1399家,占全省16.5%,全市的 37.8%。值得一提的是,除15家上市公司外,辖区培育了75家新三板企业、448家四板企业。

创新引领性机构方面,新型研发机构由3家增长到14家,占全市的50%,全省的15.8%,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苏州医工所相继入驻。

创新引领性人才方面,仅驻区院士就有14人,“智汇郑州”高层次人才102人,成为“智美高新”建设智库;而创新引领性平台方面,国家级研发机构由 17家增长到26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占全省的43.7%;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占全省的70%;国家级孵化载体由6家增长到22家,占全省的14.4%,全市的64.7%;即将落成的国家超算郑州中心蓄势待发。

以人民为中心 念好“六字诀”双战双赢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按下“暂停键”,当3月初的天健湖畔垂柳绽芽、海棠含苞,复工复产奏响了最强音:响应郑州市的“三送一强”政策,高新区推出“强信心、争取政策、争取要素、争取发展”的“一强三争取”;把握好“控保稳进抬扛”六字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努力推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取得更好成效:

“控”,面对猝不及防的灾难,高新区在抗疫一线成立161 个临时党支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保”,应急转贷周转资金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截至6月30日,申请应急转贷周转资金的企业有81家,共授信1.5亿;

“稳”,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抗疫八条;为2019第一批1786家优秀企业政策兑现资金3.2亿元,减轻企业受疫情影响,尽快恢复经济秩序;

“进”,见屏如面,诚意在线,构建全方位、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围绕四大主导产业,2019年以来签约数增长率45%;

“抬”,2020第二批集中开工17个项目,总投资76.6亿元,使郑州西美的龙头高高“抬”起来;

“扛”,扛稳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政治责任,雪莲变电站建设等棘手的群众揪心事、烦心事一一化解。

美丽经济和美丽生活不可或缺。“夜经济”重启后,“西美高新·高新夜巷”成为消费新地标,集文创市集、美食摊位、乐队表演、舞蹈演出、电影播放、星空读书为一体的高新夜巷,有着区别于传统夜市的别样腔调,深受年轻人喜爱,夜市上的后备厢集市更是全国第一家,一则后备厢集市的短视频在抖音上点击量超过3000万。高新区联合商家投入共计3100万消费券+福袋,促经济回暖。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高新区将不负重托,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实现更加出彩的进程中担当高新责任、奉献高新智慧、做出高新贡献!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