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发 |
|
“近期暂时不要食用猪肉,目前部分猪肉携带一种化脓性脑炎病毒,北京所有医院刚开完会。”新年开始不久,这样一条手机短信在北京地区广泛流传。
13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开澄清:北京没有发生由于食用猪肉而引起的任何疫情,短信内容不属实。在通讯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一条不实信息怎样迅速传播、进而对社会心理产生影响?记者进行了追踪。
[短信溯源]
13日晚,记者连续收到了三四条朋友发来的类似短信。短信的内容基本相同,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差别。关键是最后一句“北京所有医院刚开完会”。较晚一条短信的说法是:“12日北京所有医院紧急开了会。”有了具体时间和状态,更显得有鼻子有眼。
另一条短信的末尾又加了一句:“这是卫生部内部消息。”似乎更“权威”了,对受众的判断形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追查短信的源头显然是困难的。记者循着几条线索分别上溯了五六个环节,结果无非是朋友、朋友的朋友之间相互转发的。
在追踪过程中,记者发现最早的一条短信是这样的:“前一阶段,北京通州有一批病死猪,死因去向不明,所以近阶段,少到外面吃有猪肉的菜。”
[卫生部门辟谣]
事实上,在记者收到这些短信之前,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赵春慧已出面辟谣,而记者这些朋友发短信时还没听到政府部门辟谣的消息。手机点对点的传播,比传统媒体的权威发布更容易通达一般受众,“第五媒体”的便捷优势可见一斑。
[警方说法]
16日,有媒体报道,北京警方称发“病猪肉”谣言短信最高可判刑5年。接受采访时,北京市公安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北京警方并没有这样表态,但现行法律中有明文规定。
对于这次事件,警方没有追查,因为这条短信只是市民亲友之间的善意提醒,没有证据表明有人在故意造谣。
[媒体追问]
然而,官员和专家的辟谣并未完全平息人们不安。16日记者采访时,北京一家超市专卖猪肉的销售员说,原来一天能卖出去两三百斤猪肉,现在三天一头猪都卖不完。
1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河北省新乐市一些村子的不法商贩将病死猪肉加工后,以低廉价格销往北京等地。另据《燕赵都市报》报道,元旦前后,河北8次查获大批病死猪,共达29吨。
[农业部门解释]
按照有关分工,牲畜饲养阶段的管理职能在农业部门。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刘亚清说,猪的确可以感染乙型脑炎,但这种疾病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属虫媒传播的疫病,季节性发生集中于7、8、9月份,冬季没有传播条件。“猪化脓性脑炎”一病在北京根本不存在,这种谣言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医院答复]
北京“所有医院”有没有就防控脑炎紧急开会?记者私下询问了北京几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得到的回答都是:“没听说过。”
记者注意到,据卫生部10日公布,2006年12月全国报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比上月上升了336.96%。情况逐渐明朗:猪瘟传言和脑炎高发消息同时出现,两件原本不搭界的事就重叠在了一起。
[追踪感言]
追踪到此,找了这么多权威部门,记者仍没得到“病猪肉短信”的完整信息。随着手机的普及,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条短信造成局部社会不安的情形时有发生。公众事件发生之时,政府部门及时澄清事实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各相关部门各管一段,澄清方式过于简单,难以消除公众心中的疑团。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监管,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