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程家大院”“泰茂庄园”揭开神秘面纱
中牟30万吨蔬菜呼之即出
造林千亩服务音乐大典
四万元工资 一分都不少
图片新闻
登封确保农民过好大年
大棚养鸭 富裕全家
新密国税收入创出新高
梦里不知身是客 敬老院里温暖多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梦里不知身是客 敬老院里温暖多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张温良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1-23  来源: 郑州日报  
  

  阅读提示

  去年,是新郑市的“敬老院建设年”,该市投资1898万元,新建5所敬老院、改扩建6所敬老院,全市2097位老人实现了应保尽保,且五保资金全额由市财政负担,集中供养率达到44.5%,走在全省前列。

  敬老院就是咱的家

  郑新公路新村镇地界,紧邻公路西侧,白墙红瓦围成一座宁静的小院。这就是新村镇新落成的敬老院。

  60多位院民分享着暖融融的阳光,分享着10多套健身器材,分享着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宿舍。老人们或看报或健身或唠嗑,其乐融融。走进60岁的院民张老汉“家”中,他拍拍厚厚的褥子,摸着两床崭新的被子,十分知足:“不冷,不冷,被子厚,还有空调哩!”可不是嘛,三人一间卧室,沙发、彩电、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有两对老两口一起来敬老院住的,都享受单间待遇,到敬老院仍旧做“老来伴”。

  该市民政局局长彭德成说:新郑所有的乡镇敬老院都是一个标准。该市新建敬老院投资都在百万元以上,在规划设计上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化、老年化理念,特别是硬件配备,力求一步到位,大大提高了敬老院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此外,新郑市的五保老人年保障标准不低于1432元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仅此一项,新郑市财政每年就多支出350多万元。对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则通过城乡农村信用社网点代发,五保户凭卡随时支取。

  这里是敬老爱老的天堂

  临近中午,五保老人、兼职炊事员赵老汉在院内一片白菜地里择菜。赵老汉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大白菜,纯绿色、无公害。”据悉在新郑各敬老院,到处都是这样的“院办经济”。

  辛店镇敬老院利用院内空地,融资20多万元,建起了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院医务室还对周边村民实行有偿服务,年创收3万多元。敬老院负责人解释说,这样做一举两得:老人们手头有些事干,觉着踏实有趣;院办经济增强“造血”功能,改善生活条件就有了本钱。

  新郑市的敬老院还有更特别的功能。他们在各敬老院开展了“尊老敬老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不仅院与院之间开展竞赛创先活动,而且还把敬老院办成了“明辱知耻,敬老爱老”的教育课堂。敬老院的老人们一年四季不寂寞:逢年过节,不仅方方面面领导要来看望老人,平日里,机关、学校、企业、驻军也纷纷与敬老院结对子。郑州西亚斯工商学院的大学生们与和庄镇敬老院是共建单位,每逢双休日,黑发人拉着白发人的手,帮他们理发、剪指甲,拉家常。新郑市民政局还倡议各乡镇组织辖区内的中青年群众到附近敬老院参观,倡导“人人关爱老人,人人孝敬老人”的文明新风。据统计,近两年来,该市有8万多人通过与敬老院开展共建活动或参观接受了教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