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民生新闻
3  4  
PDF 版
公交车:优先不等于抢先
焚烧垃圾失火 众人齐心扑救
干一天的活 拿两天的钱
无证救护车 闹市呼啸过
诈取定金就跑 骗子自曝骗招
美容院里有猫腻 爱美女士须提防
精细描画的人生
艺术类校考院校增加两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精细描画的人生
——记炭精画艺人李建强 ■ 本报记者 赵顺利 见习记者 李 娜 秦 华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1-24  来源: 郑州日报  
  一幅画的意义

  李建强最近很忙,年前接下了二三十幅画像。每天,他都早早地到铺子里,稍作收拾,就坐在那把椅子上,开始一天的活计,每幅画都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年货,只好交给妻子去准备了。

  “一幅画,对我来说,是一种技术,对于顾客来说,可能凝聚着一种情感。”他这么说。

  难以忘记的是多年前那次经历。那年,一名顾客听说他可以对着照片来画已故人的画像,驱车从平顶山赶来,要他为自己已故的母亲画像。顾客说,母亲已经去世多年,守寡一个人把他带大,很辛苦,但他却没能留下母亲临终时的照片,是他这么多年最大的遗憾。这位顾客在路上偶遇一位长相酷似母亲的老人,便和她合了影,把照片送到李先生面前,要求李先生按照照片画自己母亲生前的画像。几天后,画像完成

  了,这位顾客一进门,看到悬挂在那里的画像,“扑通”一声跪在那里,眼泪淌了下来:“娘,我终于完成了一个愿望,有您的照片了!”这件事给李先生的震撼很大,从此他对待每幅画都更加认真,细致地勾画轮廓、涂色,谨慎地画眼睛,甚至包括皮肤的每处纹理。

  每次作画都是学习

  虽是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炭精画也有所了解,但李建强真正开始学习制作炭精画是在他15岁初中毕业那年,“父亲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我那年也没有考上大学,就想试着学学。”经过几年的钻研学习,他终于学成出师,在他20岁的时候,在郑州人民公园西门开了第一家店。“刚刚开店时也很艰难,别人看我年轻,总有一种不信任感,那时虽然生意不怎么好,但为了保证作画的质量,我还是宁缺毋滥。”李建强说,因为他的这个认真劲,再加上手艺越来越好,他的回头客也逐渐增多。

  将这门手艺传下去

  “这是祖传的技术,本来没想过收学生,而且平时太忙也顾不上,但后来怕这门民间手艺失传,想来想去还不如把它教给更多的人。”忙里偷闲的李建强自己编了一套教材,不少对炭精画感兴趣的朋友纷纷慕名购买了该教材,在家自学,“这套教材里包含了炭精画制作的所有过程,从制笔到构图再到装帧,该有的内容都有了,学生们有什么不懂的也会写信或打电话来问我,现在有十几个学生了。”

  为了使学艺的人更加精通,李建强还准备过了年不忙的时候办个培训班,“把我这一身本事都教给学生,后继有人了,也才不愧对我的父亲和这门手艺。”

  一幅炭精画的完成,需要一到两天;一种技术的学成,他已用了21年;炭精画的保存,可以长达数百年。36岁的兰考人李建强,祖传炭精画技术,目前在郑州开有一家炭精画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