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家教
开始的热情成为最后的坚毅
上海青年报记者刘晶晶是第一个发现张石磊事迹的媒体记者。1月22日,她以《从河南一个小村庄考入华师大四年来坚持做家教不收钱》为题,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最先报道了张石磊的事迹,很快其他媒体也纷纷报道了这位来自河南、感动上海的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
昨天,当记者电话连线张石磊时,他正在接受上海电视台的采访。一个小时后,张石磊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他说如今3年多过去了,他对加入志愿者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刚入校时,学长想通过他这个班长在新生中招募志愿者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志愿者就是学雷锋啊。”没想到三年半后的今天,他成了华师大“兴家志愿者”的负责人,带领着3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走遍上海数百个残疾人家庭,为他们的孩子免费家教。
“最开始只是一腔热情,接触的家庭越多,心里越是沉甸甸的,就觉得一定要坚持下来,不能放弃。”
张石磊的第一个学生住在安化路,母亲残疾,父亲下岗。“家徒四壁,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只有一台电视机,孩子每天打地铺睡觉,那样的场景让我很震惊,原来上海也有这样困难的家庭。”
第二个学生,家里有个智障的哥哥,父母离异,与生病下岗的母亲相依为命,靠每月几百的低保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孩子读初二,为了给家里人省钱,不订学校的中饭,每天饿着肚子过一天,妈妈知道后抱着孩子痛哭失声。
源源爱心
源自一颗感恩的心
“大一时就义无反顾地加入兴家做免费家教,当时没担心过自己的生存问题吗?”记者问道。张石磊直截了当一句话:“没有!”他说,由于自幼家里就很贫困,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而且学校机会很多,只要肯吃苦就能勤工俭学,养活自己没有大问题,而且学校还给我们贫困生每月发放200元的助学金。
“但要帮助和我一样家庭困难的人,我一定不会犹豫。一个人的成长背后有很多人的付出,200元的资助也有很多好心人的捐助,对于我们这些受助的人来说,我们所能做的,不就是继续传递这种精神,尽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吗?”张石磊的话并非豪言却字字掷地有声。
张石磊说,其实在高中时代他就曾接受过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很多帮助,上学的费用也都是亲戚朋友七拼八凑的,这使他有了一颗感恩之心。
穷困之家
石磊有个“富”妈妈
前天下午,记者通过汜水镇政府,终于在汜水村11组一个半山坡处找到了石磊的家。
李长茹告诉记者,现在全家6口人都靠她和丈夫两人打工养活,石磊有个妹妹,去年也考上了大学,家里还有两个80多岁的老人。石磊从小就非常节俭和懂事。当年考上大学时,家里东挪西借才凑足了学费。
记者仔细观察了石磊的家:两孔破窑洞,加上旁边三间低矮的平房,屋内最值钱的是一台几乎在年轻人记忆中消失了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石磊的母亲不好意思地说:“家里太穷了,不过我为俺石磊骄傲,特别是听说俺石磊给咱河南人争了光,比啥都强,我觉得我比那些有钱人过得还幸福。”
暑假回乡
一片丹心育后生
2006年暑假,为了能让家乡的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外界新事物,张石磊决定在上海著名院校招募志愿者,到老家荥阳讲学。有个这个想法后,他在复旦大学的BBS上发了一个帖,帖子受到了上海其他几所大学的志愿者积极响应。
2006年7月中旬,他们一行五人来到荥阳,租用了荥阳市一个电厂的会议室,开始办起了“暑期培训班”,培训班除了对孩子们的数理化等学科辅导外,几名志愿者还用许多时间向同学们讲述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何锻炼意志等。石磊的母亲说:“好不容易暑假回趟家,就在家住了两个晚上,一个暑假瘦了20斤。”
说起以后的打算,石磊说道:“我是个河南人,到什么地方我都会告诉人家我是河南人,今年我就要到北京上学了,我还会继续我的志愿者事业,发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尽我最大的能力,为更多的人做有益的事,为咱河南人增光!”
这几天,上海一些媒体在大篇幅报道着一名来自河南荥阳的大四学生的感人事迹:欠着一万多元的贷款,却连续3年坚持公益事业,先后免费为数百个残疾人家庭的孩子做家教,空闲时还四处打工赚钱,偿还学校贷款。因为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今年就要毕业的他被学校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身为华东师范大学“兴家志愿者协会”队长的张石磊,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上海人的敬佩。
荥阳张石磊一贫如洗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