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建玲)2006年,市政协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为契机,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推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郑州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献策
去年,市政协把围绕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作为履行职能的重点积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取得累累硕果。市政协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议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议政,提出了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等意见和建议。十四次常委会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中心议题,会议形成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研究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六大体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同志对报告作出批示:“请政府及各部门认真采纳,积极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报告》提出的许多建议都被市政府正式出台的《关于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采纳。
民主监督维护群众利益
去年,市政协坚持把开展民主监督与促进党政工作相结合,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围绕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问题,组织委员、专家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城镇医疗保险体制建设的建议案》,其中大部分建议在市政府出台的《郑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试行)》中得到了采纳。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还围绕食品市场卫生监督、煤矿安全生产、失地农民问题等方面开展调研视察85次,形成了一大批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市政协还对2005年民主评议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问效,有力推动了我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
围绕重点工程调研视察
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着力抓好八大重点工程的工作思路。根据市委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市政协领导分别参与了各大工程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职能,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市政协还注重发挥人才智力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为工程建设咨询建言。其中,为促进我市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市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视察,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精心打造纺织工业基地,全力重振郑州纺织雄风》的调研报告,得到市长赵建才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又专门成立了以经济界别委员和纺织服装界企业家、工商联会员为主要成员的咨询服务组,为纺织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为中原崛起摇旗呐喊
去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协组织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作用,市政协在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学习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中原城市群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制度”的建议,得到市委、省政协的认可和支持。2006年11月,市政协承办了中原城市群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九城市政协主席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打造中原城市群90分钟都市交通圈的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圆满成功。
完善畅通社情民意渠道
去年,市政协不断畅通信息渠道,听民声,表民意,解民忧。年初,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市内社区,开展了以“关注民生、心系群众”为主题的委员活动日,共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200多条。委员们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大部分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市政协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委员信箱”运作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合作机制,信箱数量由10个扩展到50个。全年共收到群众来信160多件,协调解决了一大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切实抓好自身建设
去年,市政协通过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高机关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政情通报会,为委员知情明政服务。在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中深入开展了“我为郑州发展做贡献、献良策争先创优”活动,共组织调研1464次,视察823次,形成调研报告347篇,委员撰写提案3072件,招商引资132.08亿元,纳税21.75亿元,捐助公益事业现金和物品价值95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