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PDF 版
呼唤健康和谐的批评生态
清宫过客
图片说明
为他人喝彩
大清神断
阳光味道
古代的身份证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呼唤健康和谐的批评生态
解玺璋
中原网  日期: 2007-01-30  来源: 郑州日报  
  2006年最强大的声音发自网络。这种声音强大到几乎遮蔽了所有的声音以至于我们只能听到网络的喧嚣而听不到其他方面的只言片语。这么说多少有些夸张但批评的热闹而单调却也是事实。这种情况我们从“韩白之争”、“赵丽华事件”、“追捧郭德刚”、“恶搞《无极》”、“孔子标准像”、“红楼重拍”等一系列热闹中都看得很清楚。

  网络是草根的领地是新的技术带来的可以自由耕耘的沃土。特别是博客的兴起更为民间的话语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和平台。聚集在这里的有作家、学者、教授也有传统的媒体从业者以及依附于媒体而身份暧昧的自由撰稿人更多的还是具有各种身份的网络写作爱好者。也就是说以往分而居之的各个批评形态中的居民现在都迁徙到同一个地域中来了。福兮祸兮恐怕也还不能马上得出结论。

  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上个世纪30年代出版了他的《批评生理学》后来这本书被介绍到中国改名为《六说文学批评》郭宏安先生曾写过长篇推介文章。按照蒂博代对批评形态的界定传统批评形态由三种批评构成即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这三种批评都有各自的“地域”、“气候”、“物产”和“居民”他们构成了批评的整个生态环境。尽管他们一直争论不休甚至都想独霸一方但也没闹到互相隔绝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郭宏安先生指出蒂博代甚至把这种争吵看做是“生命和健康的标志一旦它们停止了争吵三分天下归于一统批评就要遭到灭顶之灾了整个文学就要崩溃了”。

  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呢事实上就批评生态目前的处境而言应该是有危机感的。极而言之批评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恶劣的。受众想要了解批评界对一部作品的真实意见现在怕是越来越难了。而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尤其像电视、网络这样的强势媒体他们的声音足以让各种声音“失语”。前些年大家讨论过批评的“失语”问题这些年不见说了可能是有些错觉。因为媒体的权力特征并非不让你说话而是把你的言说纳入它的方式之中从而改变你言说的特质。我们看无论电视还是网络专家、学者、教授、作家的声音并不少但都不再是“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而只是作为媒体的文化明星来发言。人还在批评的形态却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消灭了。

  这样说并不否认网络的众声喧哗。从个体发表意见的角度说网络确实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见解并形成强大的舆论足以对受众产生广泛的影响。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把多层次的批评形态单一化了。网络(包括电视)几乎成了传播批评声音的惟一通道。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前不久看了《黄金甲》很不喜欢就在博客里发表了一些意见。这篇短文被一些网站转发结果引来一些年轻朋友的抗议甚至提到了“话语权”。他们认为这样随意地发表和传播非专业的意见是非常有害的是对公众不负责任也危害到批评环境的健康。他们希望能用希利斯·米勒或巴赫金的理论来分析这部影片。尽管我不能完全接受他们的意见但不能说他们的意见没有可取之处。事实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在非专业的“自发的批评”可以随意通过网络传播之时体现专业精神的“职业的批评”或“大师的批评”通过什么渠道传播

  按说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且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的问题。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媒体的娱乐化以及文化消费的商业化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了。按照蒂博代看法自发的批评源于十八、十九世纪法国沙龙的口头批评主要是出入沙龙的文人雅士之间的谈话。这种批评在20世纪以后发展成报刊批评而网络批评正是报刊批评合乎逻辑的发展。它的特点是机智、敏感、生动、迅速洋溢着清新、活泼的气息和受众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尤其是网络批评还可以更直接、更坦率、更广泛、更多样。但这种批评也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不读不看作品或粗读粗看作品就妄发议论这样不仅难免判断错误也很难达到深刻的程度其二圈子化或人情化容易走上党同伐异的道路其三趋赶时尚难免速朽。应该说这些问题很多都是“自发的批评”先天带来的但可以由“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加以弥补。问题在于媒体的强势发展和商业娱乐的泛滥几乎不给其他批评形态一点生存空间以至于完全把它们边缘化了。这是不利于批评生态健康和谐发展的。真正具有生机的批评生态环境应该像热带雨林的自然生态一样是多层次多形态的充分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等对话共生共存。然而它的形成是需要社会各方面精心呵护和积极创造条件的每个人都不例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