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30日,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上的积雪,保障比赛正常进行。 新华社发 |
|
1月29日和31日,连续两场大雪给正在长春、吉林举行的第六届亚冬会带来了浓厚的冬日气息,与此同时,也给“饥渴”了一冬的两座城市顺利举办这次赛会带来了不少麻烦,值得思考。
气氛
一说起这两场“幸运雪”,香港滑冰联盟会长叶小燕连说了几个“很开心”,“很少见到雪,长春下雪了,我们几个人跑到雪地上蹦呀跳呀,开心极了,这样的亚冬会才有气氛!” 她认为,瑞雪的到来,肯定会使运动员比起赛来更来劲儿,状态会更好!
自第一场雪以来,长春市内的空气明显清新了很多,降雪增加了地面积雪覆盖,使长春城显得分外妖娆。正在亚冬会新闻中心外面等活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说:“让远道来的朋友更多地体验一下东北的‘雪趣’,他们来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就会更好了。”
苦恼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从大雪中体会到了快乐,对于雪上运动员来说,这两场降雪会使滑雪场雪质发生变化、赛道松软,对他们的比赛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亚冬会单板滑雪竞委会主任安林彬一提到下雪显得很苦恼,“太厚了,运动员根本没办法比赛”。
据了解,自第一场雪后,单板滑雪竞委会一直在商讨解决办法。为了准备30日的比赛,北大湖雪场从29日下午就开始清理、修整各比赛雪场,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然而,时隔不到一天,大雪再次从天而降,较低的能见度、大风和厚雪都使这一项目比赛展开得比较艰难。
31日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毫无悬念地被李妮娜夺得冠军,但赛后她也表示,风雪太大,比赛推迟了40分钟才开始,从一定程度也影响到了运动员的发挥。
交通
连日来,吉林省高速公路指挥调度中心的事故报警电话就一直不断,截至31日上午,就已经接到高速公路上的报警电话近30个。工作人员王巍告诉记者,这样密集的事故并不多见,由于下雪,车辆更容易在路面上打滑,因此造成交通事故频发。
在城市内,也有多次交通事故发生,大多和路况条件以及气象条件有关。此外,记者在长春市内看到,因为积雪的关系,不少车辆在路边抛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
29日、30日晚,长春市环卫工人、部队官兵连夜上街清除道路积雪,以保证市内路面畅通。经过昼夜奋战,各主要交通路面积雪基本清除。但31日大雪再降,两天的努力一时间化为泡影。
得雪
据吉林省气象局预报,随着两轮降雪的到来,长春、吉林未来几天气温将明显下降,平均降温幅度将达到6~8摄氏度,到2月1日清晨,气温可达零下20摄氏度左右,期间还会伴有几次降雪。
2006年末以来,东北地区迎来了历史上最暖和的一个冬天,平均温度比常年同期高了4度以上。然而,对于正在主办亚冬会的长春、吉林两市来说,最大的困扰是暖冬带来“缺雪”,无论从赛事还是从冰雪旅游角度考虑,导致的最直接问题就是人工降雪成本太高。
据亚冬会组委会负责同志介绍,去年以来,两市各大滑雪场就一直在人工造雪,目前共造雪26万立方米,造雪的花费已超出预算几十倍,而两次降雪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缺雪给组委会带来的压力。
新华社记者 马 扬 徐宜军 王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