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视觉新闻
3  4  
PDF 版
鸟类天堂现雏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鸟类天堂现雏形

中原网  日期: 2007-02-02  来源: 郑州日报  
  国家一级动物——大鸨,在滩区自由觅食。
  湿地风光。
  白鹭飞舞。
  群鹤漫步沙滩。
  湿地风光。
  迷人的芦苇荡。
  郑州湿地已“长大”

  本报记者 刘俊礼 文 许大桥 通讯员 王恒瑞 图

  “雨霁鸡鸣早,风寒雁阵斜”。数以千计的冬季留鸟在黄河岸边、沙洲里嬉戏、觅食,它们成群结伴,时而在河水里游泳,时而竞相飞舞,遮天蔽日,场面颇为壮观……这是记者近日在黄河湿地看到鸟儿活动的真实写照。

  鸟类是最具权威的生态鉴定师。鸟类在黄河湿地的真实自然的状态是什么样子?记者经过多日的跟踪采访拍摄,在今天第11个世界湿地保护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刊发出来,以飨读者,从而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郑州市北部,西起巩义市康店镇曹柏坡村,东到中牟县狼城岗镇东狼城岗村,横跨5个县(市、区),15个乡镇89个行政村,长158.5公里,总面积38007公顷。与过去“蚕食”湿地的做法不同的是,我市及时成立了黄河湿地保护中心,决定三年内投资4433万元着力推行“退耕还湿”和治理恢复工程,让这“地球之肾”重新恢复真实自然的状态。日前,《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

  1月25日,我们登上了巍峨的邙山荥阳段。居高临下,有人发现6只不知名的鸟。湿地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喊道:“快看!”哈,6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鸨进入视野!大家顿时兴致勃勃地观看或拍摄。“这可是稀客啊,大鸨3年前曾来过湿地,曾经难觅影踪。”一旁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唏嘘道。据介绍,大鸨数量极少,黄河滩区为其主要越冬地,每年从内蒙古迁来越冬,于次年3月底4月初飞回。

  沿湿地前行,走不远,就看见一大群白鹭在捕过鱼的塘边泥淖里叼食小鱼。再往前行,鸟儿就更多了,灰鹤、白天鹅、雁鸥、大雁、黄嘴白鹭等,他们聚集一池,似乎在商讨着什么。“由北向南迁徙的鸟儿成群结队的在这里作中途休息。”据郑州黄河湿地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仅巩义滩区就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210只,另有豆雁1500余只,斑嘴鸭76只,大白鹭26只,苍鹭6只。发现这样大型的鸟类栖息地,充分说明了郑州黄河湿地生态地位的特殊性和加快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据介绍,黄河湿地的鸟类共有169种,我们4天里见到了20种,虽然不及1/8,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面,足以令我们回味……

  郑州市湿地保护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有净化水体,改善生态,吸引大量鸟类栖息的神奇本领。相信,随着我市湿地保护力度的加大,这些景色优美的湿地将有更多品种的珍稀鸟类逗留。届时,黄河湿地将成为市民们观鸟、休闲和度假的天堂。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