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开幕的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郑州市财政局局长赵健以书面形式作了《关于郑州市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新的一年中,市级财政预算将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报告核心】
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65.8亿元,全年实际完成202.4亿元,为预算的122.07%,增长34.01%。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安排233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5%。
2007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安排支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三农”、教育、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事项、社会公益事业等重点支出。
财政支出关键词
向“三农”倾斜
2006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支出15亿元。其中,全年落实各种惠农补贴1.2亿元,全市100.5万户农民享受到了粮食直补;全年投入资金8968万元,扩大“两免一补”范围,资助农村中小学生近75.1万人次,基本解决了农村学生因贫辍学问题;财政投入1.3亿元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90%的农业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初步建立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政策机制;此外,全市“村村通”工程建设共投入资金1.5亿元,通达1014个行政村,改善了农民出行条件。
【解读】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财政支农将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机制创新以及农民培训等方方面面。2007年,全市财政将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大农村群众安全饮水、沼气等项目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扩大惠农补贴规模,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逐步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今年,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预算内经常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启动农村中小学课桌椅更新工程,保障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巩固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向社会事业倾斜
2006年,全市用于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投入42.3亿元。其中,教育及附加支出28.1亿元万元,重点用于市属高校、市区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改善办学条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市本级财政卫生经费支出2.8亿元,主要用于拨付基本医疗保险资金,购置医疗卫生设备,解决医院救治“三无”人员医疗费。
【解读】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教育支出14.38亿元,增长15%。主要用于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在继续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同时,完善以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为主要资助手段的高校和中等职工教育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4亿元,增长22.5%。主要用于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逐步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增加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改善低收入群体就医条件;继续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参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向社会保障倾斜
2006年,全市社会保障和抚恤救济支出13.6亿元。主要用于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其中,拨付再就业资金1.56亿元,全市城镇12.5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按时拨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1.1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去年,市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元提高到220元,并对年满70周岁的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发50元养老特别补助金,全年共发放低保金6595万元,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解读】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亿元,增长15.02%。重点加大促进就业再就业投入,完善和落实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就业再就业财税扶持政策,优先支持“零就业”家庭实现有人就业;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扩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强个人账户基金财政专户管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照足额发放;完善城镇低保制度,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探索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向生态环境保护倾斜
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是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之一,2006年全市拨付资金1.53亿元,主要用于风沙源治理、嵩山涵养林建设、苗木基地建设等方面,全年完成造林12.75万亩,有效地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
【解读】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森林生态城建设支出2.5亿元;生态水系建设支出1.5亿元;环境保护支出7804万元。主要用于加快森林生态城建设步伐,完成森林生态城建设共生造林10万亩;开工建设郑州生态水系统,完成须水河、索须河、潮河河道治理、东风渠上游整治、东风渠引黄补源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及信息化建设。
本报记者 王红 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