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沈 利)全市人民关注的“两会”正在召开,远在会场之外的新郑市安新庄的安老汉从报纸上看到市政府把“继续实施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列为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首时,情不自禁地笑了:“一辈子种田,现在遇到了不纳粮、不缴税还有补贴这样的好事!”
在新郑333个行政村中,像安老汉这样喜笑颜开的农民多的是。记者在新郑市财政局的一组数据报表中发现:去年该市按照每亩15元的标准,发放粮食直补资金918万元,综合直补为每亩11.78元,发放直补资金721万元,两项合计为1639万元。12万多农户受益。此外,新郑市还对退耕还林进行补贴,涉及39400亩林地、两万多农户,发放补助资金827.4万元。
发放补贴,看似简单的数字里,关系着党和政府的政策能否落脚到千家万户,小小闪失,就会失掉一大片民心。对此,新郑市财政局提出了“1%>100%”的直补工作口号,明令把事涉农民利益的工作错误“归零”。各乡镇财政所细致再细致,加班又加点,出现了许多“补贴花絮”——
“女铁人朱长英”。朱长英是新村镇财政所所长,有高血压,几次因血压上升,晕倒在粮食直补工作现场,同志们劝她在家休息,但她说:“没事,我自己身体我知道。”从口袋里拿出药,吃下稳定一会儿,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7天十箱方便面”。观音寺镇的驻村干部7天吃了十箱方便面,吃得大家见了方便面胃里就难受。驻村开始后,大家早上6:00就得出发,选好场地后,拉条幅、摆摊子,然后是紧张的宣传、解释、核数、开票等烦琐手续,这种状况有时候会持续到夜里11点。这样,方便面成了最无奈又最好的选择,虽然很苦,但大伙调侃说:方便面方便自己,更方便村民。
“57公斤零钱”。直补和农业税征收涉及的金额都十分琐碎,几乎每户都要找零,而且都是计算到角、分。为方便群众,每次下村,所里的同志都要带足零钱,绝不麻烦村民。龙王乡在一次农业税征收过程中,先对零钱进行了预算,带了一部分。谁知当天一用,仍然不够。第二天,该所详细预算了需用的零钱数,并发动所有人员进行筹措,当大家把筹足的所有零钱堆到一块时,有好事者一称,竟然有5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