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两会专题
3  4  
PDF 版
“咬”住城镇建设不放松
让残疾人有声有色地生活
一次性筷子也可重复用
农民工社保要引起重视
保健品市场亟须整治
食品安全保障应予以规范
用科学发展观为“又好又快”导航
为郑州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用科学发展观为“又好又快”导航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陈 思
中原网  日期: 2007-02-06  来源: 郑州日报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化学需氧量减少4%,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2%……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不低于285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看似并非重大课题的话语却引起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见微知著,数字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科学发展轨道的决心。

  “让科学发展观成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导航仪’。”这同样是代表委员们的心声,大家纷纷就此话题各抒己见。

  说起发展中的一些弊端,记者想到一句“重磅语录”:“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就是不断地烧东西,烧掉的是资源,留下来的是垃圾和污染,产生的是GDP。”这句“重磅语录”的主人可不一般,乃是出自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之口。它形象地折射出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发展弊端和现状,距离科学发展还有相当的距离,环境代价十分沉重。代表委员们心有同感,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理所应当地成为大家关注、献计的话题。

  “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一步快,步步快;慢半拍,步步慢。”市经委副主任付文灿委员是主抓全市技改的“老工业”了,谈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时,他把想说的太多的话凝聚成这句话。据了解,目前我市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仍然偏低,资源类产业比重偏高,即使是近两年新上重点工业项目,仍有相当多的集中在初级加工领域,现有工业结构难以支撑长远发展。怎么办?付文灿介绍说,以今年开展结构调整年为契机,市经委把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重中之重,将大力抓好七个重点,实现新的突破。

  “转变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是个宝,今年,荥阳经济要增长16%,同时,作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县市,荥阳的资源消耗要下降10%。”荥阳市委书记杨福平直奔主题。确实,荥阳已初步催生出循环经济的“食物链”——“吃进”250万吨一文不值的生活垃圾,“吐出”2.1亿度电能,余热供应阳光油脂公司,最后的“下脚料”粉煤灰和炉渣也成为水泥熟料……这就是荥阳绿色环保公司演绎出的“循环喜剧”,每年8000万元的经济效益使荥阳的GDP平添几多“绿色”的活力。新郑与之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以王行庄、赵家寨为代表的四大煤矿将从今年底开始陆续投产,未来几年内,新郑将年产1000万吨优质煤。“我们在建井之初就把发展方向锁定为煤化工循环基地,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把1000万吨优质煤就地‘吃干榨尽’,实现‘煤尽其才’。”负责这项工作的该市市委常委、辛店镇党委书记孙淑芳代表快人快语说。据悉,国投总公司已决定挺进新郑,投资210亿元,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煤化工基地。

  提高项目落地“门槛”,力促产业优化升级。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柴清玉代表直言不讳地说:招商引资要从起步开始就以科学发展观要求为“准入证”,坚决对高耗能、重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登封市委书记张学军代表则认为要从构建制度保障上保证以科学发展观导航:创新考核机制、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再不能单纯地一味追求GDP,既要看显绩,又要看隐绩;既要看近期,又要看长远,使考评成果成为干部提拔任用、升降去留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与环境为善。这些年,类似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这样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全市各地见诸行动。市政协委员王莉代表市政协农业委员会专题提交了《保护黄河湿地,构建生态郑州》的建议书。她说,道理很简单很直观——只有善待环境,环境才会回馈得更多、更珍贵:养眼、养心、增氧、增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