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琴是新郑市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自幼丧母,家境贫寒。去年7月份入学后,按照学校与广东东莞一家企业签订的协议,由学校组织到那里勤工助学。前不久,王义琴怀揣着半年时间挣的一大笔学费,高高兴兴回家了,开春后,她又可以无忧无虑地返校上课了。
在新郑,不少初中毕业的贫困家庭子弟正在像王义琴一样,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助学,在不依靠父母、不指望救济、不申请减免学费的情况下,重新获得上学的机会,并使自己学得一技之长,为今后就业创造条件。
为贫困学生解燃眉之急
初中毕业未能升入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又上不起职业学校因为没技术、没特长又就不了业,这样的现象在各地城乡并不少见。据了解,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的初中毕业生,能考入高中的不足40%,60%的初中生要进入职业学校就读,而60%左右的学生又有1/3的贫困生因交不起学费流落到社会。想出去打工,因为年龄小领不到身份证还得借用别人的……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新郑市走出了校企合作助学新路子,支持和引导办学单位与本地及外地企业进行协商洽谈,签订校企合作助学协议,由办学单位派出骨干教师带队,组织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前往企业勤工助学,把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使这些学生既增加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还得到了一定的报酬,挣得学费。
位于该市新村镇的郑州新科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申军勇告诉记者,除本地企业外,他们还同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上海、苏州、杭州等发达地区的许多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助学协议,去年他们分批次组织了600多名学生,由12名专业教师带队到这些企业勤工助学,除吃住外每个学生月收入都在800元以上,8个月时间就能挣够3年的学费,有些学生的月收入甚至拿到1200元,现在这些学生已全部返校学习。
寒门学子俱欢颜
经过一年多勤工俭学的实践,新郑大批寒门学子走进“阳光地带”。
据了解,该市已有600多名家贫学子有了重新学习的机会。来自开封市兰考县仪封乡的王义琴,七岁丧母,整年跟着嫂子过日子。外出打工、收破烂,收入很低廉。去年,她报名到郑州新科中等专业学校上学,走上了先打工后上学的路子。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培训,王义琴和其他同学一道,由学校老师带队,来到东莞嘉财电器厂勤工俭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义琴积极努力向上,第一个月工资拿到874元,第二个月就拿到1080元,第三个月又涨到1200元,半年时间挣够了三年的学费。
在外地企业车间,这些寒门学子不仅挣到了学费,而且还获得了社会、技能、文化等方面的多重收获。勤工俭学期间,校方的随队老师坚持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学生生活上关照、思想上引导、技术上辅导,并与企业配合,开展了学习文化课和文化活动、技术比赛活动。李阳同学原本是一个很顽皮、泡网吧成瘾,连家长也无可奈何的“调皮孩儿”。到南方勤工俭学时,一边补习文化课,一边勤奋工作,连续三个月被厂方加薪,还在企业“十一”文艺会演中拿到了二等奖的奖牌。李阳的父亲激动地说:“勤工俭学还是个再教育工程,俺孩儿像换了个人,上新科这样的学校真是烧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