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贴春联,是烘托新年喜庆氛围的一大风景,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刚解放,老百姓有一种当家做主人的感觉,过年了家家户户贴春联,大多是“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社会主义无限好,人民当家庆有余”之类的对子。出人意料的是有一户人家的对联,横幅竟然写的是“反对革命”,没几天,替这一户写对联的一位教过私塾的戴着金丝眼镜的老夫子被公安上抓走了。罪名很清楚,你反对革命,不抓你抓谁?但老夫子感到委屈,辩解说,我不知道革命是什么意思。公安上当然不听他的解释,他只好乖乖地到号子里喝稀饭了。
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出现了饥荒,流行的说法是“三年自然灾害”,而后来有人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定义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就在1960年春节的大年三十,有人在自家的大门上贴出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对联贴出的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大队的支书领着公社干部找上门来了,说他污蔑社会主义。因为那对联写的是缺一(衣)少十(食)。户主不服气,说我写的都是大实话,当然,不管你写的是大实话也好,大假话也好,反正你是对社会主义不满,所以得受到惩罚。好在这一次没有把他抓起来,只给他戴上了一顶“坏分子”的帽子,成了“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中的一员。从此以后,不管有什么运动,他都成了当然的“运动员”!
要说写对联,我最佩服的是我本家的二叔,他家每年贴的对联都是那一副:“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几十年一贯制,从不变换。这副对联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永远不会惹祸,这就是二叔的精明之处。 与二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隔壁的李六爷。李六爷老两口一辈子没生过儿女,到了老年家里没有生气,有一年他自编了一副对子,让人写了贴在了大门上,道是“过一年多一岁,过一年少一年”,横批:“又是一年”!对联中透出了清苦和无奈……到了文化大革命,虽然也贴对联,但几乎全部成了“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一类的政治口号了。
真正让对联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改革了,开放了,搞活了,言为心声,人们可以把自己心里想表达的意愿写在春联上,比如经商的可以写“财源茂盛通四海,生意兴隆达三江”,祈福求寿的可以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歌颂大自然的可以写“阳春布德泽,万物生规划”或者“四时花似锦,万众面皆春”……
总之,春联是一面镜子,她能折射出社会的真实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