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图片说明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我在春节不出游
雪落长河
炎黄巨塑建成有感
图片说明
新娘为何要蒙红头盖
《钢琴美韵》
黄河渔夫曲
二里岗大道·城东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散文
黄河渔夫曲
王家坤
中原网  日期: 2007-03-01  来源: 郑州日报  
  黄河之水决昆仑,触龙门,从雪山而下,挟裹着内蒙陕西山西塬上的泥沙一路小跑来到中原,已混浊得如泥浆,“一桶黄水半桶泥”、“跳进黄河洗不清”,确是实情。

  在那翻滚如沸、泥浆如煮的黄河水里,怎么会长出肥美的黄河鲤鱼。我是黄河岸边人,知道黄河里不仅有鲤鱼,还有白条,鲫鱼、黄蚧、青鱼、草鱼、鳜鱼,只要是北方水系里的水族,黄河里应有尽有。

  在那刳木为舟、结网而渔的远古时代,黄河沿岸就有了以渔为生的渔夫。

  现在沿着郑州的花园口到开封柳园口一带,河边上数百条船,几十户人家的渔家,就散布在黄河南岸任意的一丛柳树中、堤湾里。河边上泊着大船,船上红旗一帜,迎风拓展着。大船边上自然是小船,一米五宽,五米多长,这是渔人们真正的生产工具,大船是用来住宿的,类如我们的房屋,里面有床铺、小桌等等,可以做饭、休息、生儿育女。如果沿黄河大堤南岸行走,那渔家的生活倒真是一道河上风景呢。

  我采访过一户住在中牟万滩大堤湾里的渔家,他家姓高,家主叫高国安,四十多岁,长年吹河风的缘故吧,浑身浑圆黝黑,手脚特别粗大,其父80多岁,身体健朗,目光如漆,一顿还能喝下半斤酒。见高国安时,他正从渔网上往下摘小鱼,身边的脸盆里足有大半盆小鲫鱼、小白条,活蹦乱跳。有人喊老高买鱼,他赤足到大船的后舱里拎出一条鲤鱼。黄河鲤鱼与池养鲤鱼不同,鳞片银色中泛金黄,身体细长,而池鱼色泽青黑,身体短粗。如果池鱼市价3元,河鱼市价必在10元以上,不为别的,一为珍贵难得,一为确实肥美。如遇更珍贵鱼种,如黄蚧、鳜鱼,那可要几十元一斤呢。

  和老高攀谈中得知,黄河水虽混,但泥沙中富含营养成分。河到平原,河床宽阔,形成了许多河汊和河湾,那里水流变缓,河水清了许多,水草生长极为茂盛,正是鱼虾们的休养之地和饲料之源。因为水的营养的缘故,黄河的水族,别有一番模样,黄河鲤鱼不说了,单说黄河小白虾,身短壮,肉质肥美,无论如何,翻炒水焯,仍呈白色,绝不发红的。

  黄河渔家捉鱼通常是两种情况,一个是在水湾河水流缓慢处,或用沾网或用撒网,多捉小鱼小虾。在黄河激流处就大不相同,因水流湍急无法展网,只有用滚钩或鱼叉,滚钩就是用丝线串起许多鱼钩,几百条线串起上万个鱼钩,吊在船侧的横杆上,船在河面上游弋,只要一个钩挂住鱼,就会有几十个钩缠来,再大的鱼也不能脱掉的。所以来渔家买鱼,只要见鱼身上有钩痕,那必是河鱼了。鱼叉扎鱼可能是最古老的捉鱼方式,要求叉手眼明手快,判断准,从露出的鱼头和鱼划出的水痕,便判断出鱼的大小和准确位置。有经验的渔民还会知道鱼的种类,鲤鱼和草鱼划过的水痕会有区别的。渔叉专捉大鱼,好的叉手遇到鱼汛,一天捉几十斤鱼不成问题。对付大鱼还有马罩。主要河湾处露出水面的大鱼,马罩用结实的竹篾编织,圆形而上有顶,见大鱼浮头,一罩扔下去,就可在罩里提大鱼了。

  黄河渔家最大的丰收时节主要在秋季。黄河涨而后落,河汊里、水沟中,鱼虾集中,几网下去,就是几十斤。一次河边串亲,有人喊,河落了,人们提着水桶就往河里跑,几天前奔腾不息、浪花涌溅的大河突然缩小了,只剩下一道一道河沟、小汊和一河滩烂泥,找准一个正在流动的小汊用流网拦住,下水里摸呀,抓呀,半尺长的鲤鱼、青鱼碰腿碰脚,一顿饭工夫三个人就抓了半水桶,你说渔家会逮多少鱼。渔家抓鱼多了,一是在河边挖坑养起来,待价而沽,二是天凉时用盐腌制成咸鱼,冬天食用。

  黄河里捕鱼最为惊心动魄的是翻河。或为河泥沙太多,或为天气闷热,鱼儿在水中受不了泥沙的堵鳃和空气不足,纷纷伸出头来,渔家们的鱼叉抄网派上了用场。小船是柴油机推动,来往在河里穿梭,一叉一网下去,就有大鱼收获。去年小浪底放水冲刷河道,我就在花园口,河水因流急泥沙量增大,水已呈青色,大鱼纷纷伸出头来吸收空气,在河面上出现数个小黑点。那渔家少年浪遏飞舟,手端鱼叉的形象实在是英武无比。在他那里,我用10元一斤的价格买了两条黄河蚧鱼,两条鱼才6斤,但长度都超过了两尺长。人称黄蚧为黄蚧杆儿,为细长之意。

  冬季来临是捕鱼者的淡季。但如果邀上三朋四友来到渔家的船上,乘着黄河起伏的波浪,看那河上的飞雪,几杯小酒下肚,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致。前些年,到渔民的船上喝酒会友,只要送给渔家几瓶酒,他们就会送上美味的鱼虾佐酒,那是不收费的。也许是这一点点亮了他们的商业灵感,近几年到船上吃饭开始收费。特别是这两年黄河流量减少,上游支流的污染,鱼虾数量大量减少,光凭捕鱼已不能支撑正常的生活了。现在的黄河渔家大多干起了与旅游相关的营生。他们买来了摩托快艇,可以到黄河里兜风游河,住家大船上炊烟缭绕,小桌铺开,捕到的鱼虾、养的土鸡和河滩里挖到的野菜,就是一桌美餐。郑州、开封城里人吃烦了宾馆酒楼,到这里别有一番野趣。所以,渔家这种与市场合拍的举措不仅迎合了城里人渴望拥抱自然、回归原始的心态,更为自己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赚钱门路。

  如今的黄河渔家生活宽裕多了,他们家家户户购买了摩托车,有的还打造了新式铁船,买了摩托快艇。我拜访过的高家,几个儿女或在花园口,或在其他地方做这种餐饮加旅游的生意。只有一点不变,捕鱼仍然是他们的本钱活。就是在平常早晨,或晚上没有客人时,他们就驾船出河捕捞鱼虾,为明天的游客做准备。

  这就是当今的黄河渔夫,从远古时期留下的惟一的以渔为业的族群。

  有人戏称他们为水上吉卜赛,我觉得那太肤浅,他们真的是我们民族远在渔猎时代留下的活化石。尽管市场经济改变了他们的原始模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