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元宵节,吃元宵、看焰火是市民过节的通常选择,而有些市民的节日过得更有文化味、更丰富多彩。昨日,记者走访了我市的一些文化景点,看看市民是怎样过节的。
昨天一早,郑州城隍庙就挤满了前来逛庙会的市民。新野猴戏、叶县霸王鞭、民间杂耍、秧歌、旱船、戏曲表演、评书、河洛大鼓等表演,剪纸、泥狗、泥猴、泥绣球、吹糖人、黄河澄泥砚等民间工艺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师傅,再给来一个‘猪’!”吹糖人的小摊前,游客七嘴八舌地跟师傅提出购买要求。来自安阳的马师傅告诉记者,他刚从北京参加庙会回到郑州,就来城隍庙赶起了庙会。“现在吹糖人的艺人越来越少了,我就想把这样的民间艺术保留下去。”马师傅说着,一块块软糖泥就在他手中翻滚,经他一吹一拉,十二生肖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令人啧啧称奇。
在郑州文庙,还有数百条谜语等着游人,而且谜语品种多种多样,猜成语、汉字、日常用品、称谓、商标等等,其乐无穷。“我们举办的这个活动,既增加知识,又有乐趣,大家参与特别积极。”管城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猜谜增强了活动主办方和市民的互动、交流,得到了众多游客的肯定和支持。
在郑州市购书中心、大学路图书超市以及中原图书大厦,均是人来人往,市民们看书、购书,参加书店的元宵特别活动。
在市购书中心记者看到,前来读书学习的市民较之平常有增无减,而购书的顾客也可参加书店的“猜谜有奖”活动。上午10点,这里还举办了童谣诵读活动,孩子们沉浸在书的海洋中,用朗朗童声诵读新童谣,可谓增添了一种新的过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