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2007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揭晓
清明上河园 元宵焰火放异彩
《同一首歌》群星闹元宵 旧金山华人同乐
“春暖中原”慰问演出 走进大厨房
陈凯歌执导《梅兰芳》5月开机
省会女子文化艺术系列展揭幕
百名群众步行街“贺新春”
古之“清华园” 清幽透书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古之“清华园” 清幽透书香
——嵩山古建筑群之嵩阳书院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实习生 杜 泱 文 唐 强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3-06  来源: 郑州日报  
  如果说当今中国的清华、北大是路人皆知的名校,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的嵩阳书院当时则是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府。作为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登封县城北约3公里处。站在嵩阳书院门口四望,可仰望嵩岳诸峰,可俯瞰登封城全景,环境清幽,不愧为读书胜地。

  “程门立雪”传佳话

  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其文化丰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名人来此讲学授业、游访览胜者,古往今来络绎不绝。五代周至宋时,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颐、程颢在书院聚生徒数百人讲学,并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励志美谈。

  走进嵩阳书院,简洁中不失雅致,古朴中尽透书香。行走其间,碑廊曲回,松柏庇荫,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古代书院全貌尽现眼前。千百年来,嵩阳书院受到了历代高官学士的厚爱。从北魏初建至清,多次受到帝王将相的关注并得到修葺。

  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5进,廊庑俱全。最前为卷棚大门3间,其后依次为先师祠、讲堂、道统祠、藏经楼。中轴线两侧的配房有“程朱祠”、“丽泽堂”、书舍、学斋等。嵩阳书院的建筑与寺院不同,它多为滚脊硬山房,覆以灰色筒瓦,现有房舍100余间,面积1万余平方米。

  旅游胜地美名扬

  走进书院内门,游人们都在用目光搜寻著名的“将军柏”,互相交谈着古老的传说。看那“将军柏”,实实在在是人间稀少的参天大树:“大将军”柏径周6米,“二将军”柏周径15米,十二个人挽手刚刚能抱住树干。二柏高达数十米,苍劲矫健,直耸云天。从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受封,历经千载沧桑依然生机勃勃,诚不愧伟岸英武了。

  汉封“将军柏”,人称稀世珍宝,而门外大唐碑,也素有“嵩山碑王”之称。声名显赫的“大唐碑”在书院外偏西以傲岸的姿态矗立着,它是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俗称“大唐碑”,碑高8米,记述了道士孙太冲为唐明皇李隆基炼“九转金丹”的故事,由号称“口蜜腹剑”的唐代宰相李林甫撰文,当时的书法名家徐浩书写。徐浩的隶书端正工整,笔法俊逸遒劲。岁月流逝,千载易过,炼丹的荒唐事已成笑料,而“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却因为是唐隶佳品引来一代又一代的欣赏观摩者,这也是立碑之人始料未及的趣事。后又加上鲁班智立唐碑的故事,使这座唐碑倍添传奇色彩。

  今日嵩阳书院,成为游览观光的旅游胜地,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向游客诉说着千年的儒学文化和历史,让后人至今依然能感受中国古代文化,依然能感受这座古时“清华园”的昔日风采。

  编者按

  在中国的地理坐标上,嵩山的位置数千年来伫立于中岳的宝座;在中原大地上人们的心里,嵩山以及和它相关的历史、文化意义,也越来越厚重。其中,嵩山古建筑群位于中岳嵩山及其附近,包括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净藏禅师塔、观星台、初祖庵、少林寺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等十二处古建筑,建筑历史悠久,建筑技艺高超,代表了中国古代砖石建筑发展的水平。

  2002年,我市启动了少林寺塔林和嵩岳寺塔、观星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2006年12月5日,嵩山古建筑群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处独立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遗工作目前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开展。嵩山古建筑群独特的文化魅力何在?本报将带读者进行一场“嵩山古建筑群文化之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