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她们的心与郑百一起跳动
酝酿打造“穿越中国”之旅
我市将启动“旅行社管理年”活动
基金在我市销售火爆
建筑材料价格冰火两重天
康乃馨热销
119家企业被贴上不诚信“标签”
18批次样品全部合格
两市大盘双双反弹
干洗衣服提倡“保值洗涤”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她们的心与郑百一起跳动
——记郑百大楼的女职工们 ■本报记者 侯爱敏 文 李利强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3-07  来源: 郑州日报  
  平凡的人和事给人感动

  2月28日早上8时20分,郑州百货大楼女装部的杨英瑞已经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换上工装,稍作整理,准备开晨会。1983年进郑百、年过40的她,每天仍要在商场站上至少6个小时,大家习惯叫她老杨。

  老杨人漂亮,脾气好,爱管“闲事”。大楼公共餐厅有一个泔水桶,大家的剩饭菜、茶叶渣子都倒在里面,老杨去倒水时,总是顺带把桶洗得干干净净。

  40多的老杨人不年轻心年轻,晚上还和女儿一起熬夜学习。她说:“做服装的,就要及时掌握流行趋势,才能做好工作。”

  老杨的厚道也出了名。2002年商场调整,她所在的部门取消,自己也由管理几十名员工的经理成为普通员工,老杨不仅没有想不开,反而帮助领导自己的新经理,安排她原来的“老部下”。

  “今天不错,来了两次的老顾客买了一只一千多元的表,可高兴,就像装自己兜里一样,哈哈。”在郑百大楼商管处长办公室的沙发上一落座,声音响亮、语速很快的 好霞即刻就传递出风风火火的麻利和干练。 好霞是郑百大楼飞亚达专柜的营业员,她所在的专柜也是名表组的“常任”销售冠军,“1月我们卖了六七万,最好的。原因?那你得问郑百,反正在这儿我们愿意豁出去干。”

  好霞1986年进郑百,到飞亚达专柜的10年,每年都是先进。 好霞总结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心态平和,善于沟通。

  “性格内向的人跟我待久了,也会变开朗,我就有这本事!呵呵!待遇?不说那事儿,少点抱怨、少点牢骚,生活就会更美好!”

  郑百的一位负责人说,像杨英瑞、 好霞这样的员工,郑百有许多。

  逆境中每天进步一点点

  郑百员工的座右铭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朝着这一目标,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起早贪黑、各尽所能,齐心协力要让企业“快点好起来”。

  商管处长汪燕平和她的同事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为的是打扫办公区的卫生,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几十年。为了减少开支,郑百大楼没有在行政办公楼配备保洁人员,从老总到普通员工的办公场所卫生,都是自己动手。

  2月27日的郑州,倒春寒使天气依然寒冷,走进汪燕平的办公室,首先见到的是置于屋子中间的大煤炉,正伏案写东西的汪燕平起身迎接我们,“屋子空间大,空调费电,不如用煤取暖。”汪燕平1983年进郑

  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在年轻、美丽的时候走进同一家单位,共同感受过辉煌,经历了低谷,大起大落的命运前,她们不气馁、不抱怨、不等不靠,凭借“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信念,在步入四零五零之际重新振奋精神,自强拼搏,让一个饱经沧桑、千疮百孔的集体再次焕发生命力。她们就是郑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的女工群体。

  百,在这栋办公楼里工作了二十多年。

  汪正在准备3月5日的中层干部培训。每年的中层干部和员工培训是郑百的惯例,汪燕平就负责这件事。为了用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效益,她常常是自己先去听,然后教给大家。“这两年的周六周日我都用来听讲座了,有的是别人送的票,有的是找熟人要的票,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金志华进郑百比汪燕平晚两年,当时的郑百是好单位,金志华是“托了关系才进来的。”

  金志华现任郑百女装部的经理,8年前刚被任命时,她抵触情绪很大。当时的女装部是一个持续亏损、商品严重不足的烂摊子,每月只有290元的工资,而金志华当时在男装部一年光奖金就拿1万多。金志华说,“当时连辞职的心都有”。

  金志华最终上任了。之后是一场起死回生的战役:想方设法请回撤柜的商家,无数次登门说动新客户来上柜,不止一次半夜起身到货栈街仓库抢货……

  金志华说,我没什么宏大理想,只是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觉得这儿已经是自己的家,只想用心把它做好。2002年,女装部扭亏为盈,迎来持续增长的转机。

  可敬可爱的员工队伍

  虽然企业日子不好过,但郑百大楼的集体活动从不间断。“不仅是丰富员工的生活,也是为了增强企业凝聚力。”汪燕平说,郑百每年开一次运动会,不定时举办摄影比赛,每年年底办一次春节晚会,“大家都是用业余时间练节目,这时候员工的心最齐,也最开心。”

  猪年郑百的春晚上,郑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赵霞在台下看着看着忍不住热泪盈眶,“日子这么清苦,员工们还这么爱这个企业,我们的员工太让人感动了。”

  郑百的员工说,领导心中装着我们,我们想着企业,这是两好合一好。

  朱赵霞2004年就任郑百老总,两年时间里,郑百年年向前迈步,员工们也频频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大楼500多员工中,70%是女工,郑百领导专门为她们买了女工保险,2005年,郑百补齐拖欠了8个月共97万元的职工统筹。2006年,郑百十几年来首次为员工涨了工资。

  朱赵霞说,我理解的企业文化,就是不等不靠,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点一滴的进步。50多年历史的郑百是郑州的一张名片,有领导层的以身作则,凭借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郑百的未来充满希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