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PDF 版
妇女节古今谈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自古妇女尊称多
图片说明
雪落长河
图片说明
雅乐飘飘
图片说明
网络文学不要成了大忽悠
《现代糗事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绿城杂俎
妇女节古今谈
王吴军
中原网  日期: 2007-03-08  来源: 郑州日报  
  古代,人们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称为“女儿节”,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妇女节。每到这一天,女孩子被装扮得格外美丽娇俏,花枝招展。家家户户都要给自己家的女孩戴石榴花,红艳艳的石榴花插在妙龄女孩的乌云般的青丝间,十分俊美。还有的人家用巧手细致编织,把颜色鲜丽的花红绫线编织成樱桃、桑葚、葫芦、角黍等形状,再用五彩的丝线穿起来,佩带在女孩的身上。明朝的余有丁在其《帝京五日歌》中写道:“都人重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头当簪,衫裙簪朵盈盈新。”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欢度女儿节的动人景象。

  古代的人们把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也叫“女儿节”,又称“乞巧节”,习惯上也把这一天称为“七夕”,即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是一年中第二次过妇女节。翻阅史料,可以看到许多地方有“七月七夕为女节”的记载。在民间传说中,织女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心灵手巧,所以,每到七夕之夜,古代的女子们都要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灵巧。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是夕,各家妇女结彩镂空七孔针,或以金、银簪石针,陈瓜果于庭院中以乞巧。”可以看出当时的七夕是情趣盎然的,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女子们对于“女儿节”是极其钟情的。的确,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呢?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这天,也被古代的人们称为“女儿节”。这一天,人们不仅有登高的习俗,而且,古代还有父母迎女来食花糕的风俗。明朝的《帝京景物略》中就说,九月初九这天,“父母必迎女来食花糕……亦称女儿节。”这是古代的人们在一年中过的第三个妇女节。

  众所周知,现在的“三八”妇女节起源于1903年3月8日美国的芝加哥。当时,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并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上,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提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在1924年,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州举行了“三八”妇女节的纪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妇女节。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