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实习生 马帅领)2006年市工商局12315网络共受理服装、鞋类投诉3615起,约占商品投诉的30%。针对服装类投诉大量增加的情况,昨日,市工商局、市消协联合发布今年第4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购买服装要注意面料于标示牌是否相符,并要特别注意“傍名牌”的假冒产品。
据市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服装类商品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商家销售的服装标识混乱,经营者甚至故意混淆布料和成衣产地。虽然有些面料是进口的,但成衣却是内地加工的,在销售时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却宣传成进口服装,误导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服装的面料成分和含量标注虚假现象普遍。比如:只含少量羊绒的服装标注成纯羊绒,混纺的标注成100%纯棉。还有的面料含量用外文标注,让消费者“雾里看花”。在服装洗涤方式方面也存在标示不清的情况。有些衣物洗涤方法标注不明白,只有图标,没有文字说明,或图标与文字不符。
服装料子“挂羊头卖狗肉”,在销售环节不良商家也常设陷阱。利用虚假折扣手段欺骗消费者。有些销售商喊着商品打折、降价时,实际上先提高商品原价再打折,以赚取高额利润。在售后服务承诺上,通常还存在口头承诺难兑现,一旦出现问题商家推脱责任,增加消费者的维权难度。
市工商局、市消协会提醒消费者,购买服装、鞋类商品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商场并索取购物凭证。选择服装时要从款式、价格、质地等方面周全考虑,避免盲目消费。同时,对商家作出的口头承诺应让其形成书面材料,以便日后投诉有确凿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