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大学参加一个东西方古代史的对话会议,听奥地利学者介绍,罗马皇帝屋大维(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晚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自己修建陵墓,他的陵墓高达40米。不久前我去中亚、南亚五国,也看到不少建得规模宏大、美轮美奂的古代陵墓——帖木儿大帝墓、泰姬陵以及其他数百上千年前建造的大墓。
不过与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相比,无论其年代和规模都望尘莫及,就是比之于中国秦始皇的陵墓也相形见绌。据《史记》记载,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后,秦始皇就调集七十万人为自己修墓,在深入地下的墓室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藏满“奇器珍怪”,顶上“树草木以象山”。除了陵墓的主体工程,周围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将有大量配套工程。为了使这位始皇帝在地下不致寂寞,除了有人殉葬,制造大量陶俑陪葬,还在陵墓附近扩建了一座有数万户人家的丽邑。正因为在修陵墓方面耗费了惊人的人力和物力,后世往往将此事也总结为导致秦朝覆灭的原因之一。
但继秦朝而建的汉朝非但没有改弦更张,反而将为皇帝建陵定为制度。汉武帝在位长达54年,修墓的时间最长,花的钱财、置办的物品也最多,最后墓里已经塞不下了。
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特色。1922年,考古学家打开埃及底比斯帝王谷中一座墓室时,发现里面塞满了精美绝伦的稀世珍宝和各类物品,原来这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约公元前1361~前1352年在位)的墓。
这些其实都来自一种观念,早在秦汉时代就已被指出——视死如生。既然死亡被当作生命的延续,那么人死了以后当然应该继续享受生前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些民族将死亡看成为来世或下一次生命的开始,但考虑到这一过程需要时间,而死者在此期间也得维持原来的生活,所以还是要通过足够大的墓室和足够多的随葬品来保证。
有一些民族或宗教信仰就没有这类现象。例如,有的宗教认为人死后能升天,所以不仅不需要坟墓,连遗体也不必保存,所以会选择火葬、水葬或天葬。即使采用棺木土葬,他们也不希望死者的灵魂长留在地下,而对已经没有灵魂的躯壳,自然不会考虑还需要多少生前的物品。相反,那些生前犯过罪,或得过恶疾的人,死了不会升天,所以就连天葬、火葬、水葬的资格也没有,只能被埋在地下。
西方的一些名人墓往往出奇的简朴,就是开国伟人、国君元首、世界名流、科学巨匠、艺术大师,也不会建很大的墓园墓室,更不会用什么珍宝陪葬,其中一部分死者固然是出于本身或后人的节俭谦抑,但更多的人还是由于他们更注重灵魂,而不是躯壳。
“视死如生”形成的厚葬习俗,也在中国造就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业余或专业盗墓者,形成了当时最发达的盗墓技术和工具。中国历来的豪华坟墓几乎都是为盗墓者而建,因为能免于盗掘的绝无仅有。尽管当代的盗墓者早已实现了现代化,盗墓工具“洛阳铲”至今还是中国式的考古发掘最实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