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睁大眼
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实习生 马帅领)全省各级消协通过商品和服务比较试验、问卷调查、消费体察等形式,掌握了涉及各消费领域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消费者投诉的典型案例,发现一批消费“陷阱”隐藏在消费过程中。昨日,省消协将各级消协组织上报的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汇编,精选出一批消费警示和提示向社会发布,以提高消费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达到由事后投诉向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
购买化肥须严把关
农村春耕生产化肥质量尤为重要,然而化肥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提醒广大农民在选购备置化肥时应注意:要防范夸大性宣传或虚假宣传;严把进货渠道关,到正规企业的销售处或信誉好、证照齐全的农资经销单位购买化肥;选购化肥要认真仔细查看其检验合格证和包装上的各种标识;购买化肥一定要索取发票,以便出问题时投诉索赔。
食品中有害物质需警惕
亚硝酸盐超标的危害在食品中很常见。作为着色剂和防腐剂常被添加入熟肉、肉类罐头和酱腌菜等食品中,但食用过量的亚硝酸盐能使人体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头晕、恶心、昏迷,并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还可能导致食道癌、肝癌疾病的发生等。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吃劣质熟食;不要经常饮用经过反复煮沸的开水和蒸过馒头等食物的蒸锅水;酱腌菜要至少腌制20天以上再食用。同时,还要警惕工业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甲醛这些物质被添加到食品中。
购买低价食用油要当心
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芝麻油、花生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商品名称标注不规范、未加贴QS认证标志、执行标准错误、掺杂使假等突出问题。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食用油时到信誉好的大商场超市选购,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低价质次的食用油;注意食用油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及注册商标和生产批号等内容;不要过分追求食用油的外观鲜艳、好看;购买进口食用油,看清进口食用油是否加贴CIQ标志,需向商家索要检验检疫证明。
雾里看花也要明辨返券
“满49返50”、“满100返118”、“100元当作200花”……这样的“购物返券”听着诱人,可大多是骗局。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购物时要理智参与返券促销活动,不要冲动购物,避免陷入循环购物怪圈。同时,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索要有效票证,依法维权。
谨防预付消费风险
宾馆、酒店、美容美发等经营场所发放的可以超值消费的“金银卡”、“会员卡”、“套票卡”、“服务卡”、“优惠卡”等预付费消费,也存在一些陷阱,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进行预付费消费要特别注重事前的防范和事后的投诉维权,购买约定服务时,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要选择高品质的经营服务对象。不要图便宜购买过多的消费券,避免一次投入过高,承担过大风险。
打折特价商品也可“三包”
现实生活中,商家以清仓、调整、关门改造为名,“打折、特价商品”的旗号销售商品的,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商家称不负责“三包”。依据《消法》及有关规定,对于特价商品,经营者应按国家的相关规定承担包修、包退、包换,而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注意装修安全 小心装修陷阱
提醒消费者在装饰新居时要注意:在选择装饰装修材料时应注意选择有产品质量认证的品牌,并注意索要本批次的产品检测合格证书;选择正规的施工队伍,最好是有一定实力和规模较大的正规装饰装修公司。警惕设计陷阱,一开始称免费,后来变有偿。合同陷阱:主要表现在虚构主体资格、资质,以及在使用材料等方面做文章,为日后脱责埋下伏笔。
啤酒品牌繁多 选择应理性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进口啤酒品牌繁多,档次价格不一。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啤酒时应理性,不必崇洋追高,片面认为价格高的进口啤酒质量就好。消费者可采用“四看一闻”的方式来判断啤酒质量的优劣。看包装、看标识、看证书、看外观。闻香气:优质的啤酒应具有显著的麦芽清香和酒花特有的香气;质量差的不明显或没有。
避免洗染事故纠纷
目前,全省约有7000多家洗衣厂(店),从业人员近10万余人。由于全省具备全封闭环保型干洗设备的经营户不到5%;服务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并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到1%;洗染事故纠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省消费者协会、省洗涤业协会提醒消费者要科学洗衣、理性洗染消费。消费者应选择信得过的洗衣店进行洗衣消费,不要贪图价格便宜。
学生“充电” 慎选培训机构
暑期是各类培训机构挣钱的“黄金时节”。铺天盖地的各种培训广告,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不过一些培训机构存在问题。省消协提醒消费者莫轻信眼花缭乱的培训广告和信息:参加补习班学习前,最好先了解清楚该补习班是否经政府部门批准合法办学,办学的信用度、师资实力、收费情况等;对培训机构作出的承诺,要索取详细的说明资料,并保存收费凭证,作为投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