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和中国人有缘,中国的知识分子爱玉尤甚,赏玉玩玉藏玉话玉……爱玉者众,且千人千面,道不尽说不完玉之玄妙。
作家叶兆言到新疆和田,途中下车休息时碰上一卖玉人,同行者指其玉为石头,卖者怒驳,真伪莫辨,反正叶兆言买了回去挂在床头,得之为缘,懒得追个究竟,尽显超然物外的气度。这是一种心态,持此念头者为数虽不少,但并不代表主流的观点。中国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说法,实际上是赋予玉一种较真的品性。可以说多数人对玉的真伪甚至出处都相当在意,若兴冲冲买了玉,一鉴定是假的,肯定难以泰然处之。譬如有位老兄,拿了妻子的祖传玉镯献宝似地给同事看,但一懂玉者左右详察后断言此玉极其廉价。老兄顿时颜面无光。当然最后这位老兄在明晓了玉手镯不凡的来历后,转变态度,重新珍爱有加。此乃典型的中国人思维。
以上趣事得自《盛世说玉》一书,此书为“城隍珠宝杯盛世说玉”征文集锦,收录玉的故事、传说,蔚为大观,且多半系作者亲身经历切身感受,或喜或嗔、或怒或悲,各有各的千秋,惟一的共同点是皆为爱玉人。
阅读书中一篇篇华美的短文,别人的玩味别人的情趣,在我仿若一次赏玉的体验。不过比之“盛世”,我更欣赏周玉明的说法,她于书中写道“真正的和谐世道,才会有真正的玉文化的复兴。”以玉温润清雅的品质当更应“和谐”之景。
文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