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兰考小泡桐何以登上央视大舞台
医院女院长落马幕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兰考小泡桐何以登上央视大舞台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0  来源: 郑州日报  
    2007年春节期间,10位土生土长的兰考农民艺人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组,与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一起拿兰考泡桐“说事”。

  泡桐是一种普通的树,在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小小的兰考泡桐有什么魅力,能够登上央视这个大舞台呢?

  说到兰考的泡桐,人们就会想起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兰考曾经是一个风沙、盐碱、内涝等自然灾害肆虐的地方,43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栽种泡桐树,防风固沙,根治盐碱,因积劳成疾长眠在了兰考大地上。从此,焦裕禄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了全国人民心中,兰考县也因此闻名全国。

  前人栽树,后人受惠,如今,泡桐树成了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全县1/4的农户从事泡桐加工业,年产值近10亿元,围绕着泡桐树开发的相关产业已成为兰考县的支柱产业。兰考人说:“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小小

  泡桐成为“绿色银行”

  

  又是一年春来到,泡桐花开正当时。3月15日,记者来到兰考,只见昔日风沙弥漫、盐碱茫茫之地,如今已是泡桐成林,田间地头,农家庭院,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泡桐,泡桐花香沁人肺腑。

  一场春雨过后,位于兰考县城北关土岗上的焦裕禄烈士陵园显得清新而洁净,镶嵌在纪念碑中的焦裕禄塑像上,一双深邃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前来拜谒的人们,注视着兰考大地。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这是在兰考百姓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兰考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多次在此决口泛滥,风沙、盐碱、内涝严重,当地人称为“三害”。上世纪60年代初,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时,面对的是1600多个沙丘、26万亩盐碱地和28万亩涝洼地的棘手局面。为根治“三害”,身患癌症的焦裕禄忍着病痛,顶着风沙,深入“三害”最严重的地方查风口、探流沙、搞试验,因地制宜地找到了种植泡桐这一根治风沙的根本措施。泡桐树好种植,耐盐碱,生长速度快,被焦裕禄选为防风固沙树种,带领群众大面积种植,终于击退了风沙,制服了盐碱,使贫瘠的兰考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1963年春,焦裕禄来到兰考县城关乡朱庄村村南的“风口”处,亲手种下了一棵泡桐树。朱庄村党支部书记魏善民回忆说,焦书记总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下乡,爱和年长的、经验丰富的村民攀谈,请教治沙的经验,总结出了“扎针(种泡桐)贴膏药(翻淤泥铺沙丘)”治理沙丘的办法。魏善民老人告诉记者:“焦书记经常和俺农民一起点种栽苗,带领群众栽种的泡桐很服兰考的水土,容易成活还能治沙。”

  光阴荏苒,如今,焦裕禄亲手种下的这棵泡桐树已经枝繁叶茂,两个人都难以合抱,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焦桐”,并立碑昭示后人,被视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

  几十年来,兰考人踏着焦裕禄的足迹栽树不止,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建起了一片片绿洲,泡桐林带成为兰考的一大优势和景观,呈现出林在田间、粮在路旁、农林结合、林茂粮丰的喜人景象。目前,兰考已成为我省重要的产粮区,全国林业百强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出人意料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兰考泡桐的“含金量”与日俱增,毫不起眼的泡桐树不仅改变了兰考的生态环境,还给兰考人带来了商机,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兰考泡桐生长迅速,“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当地民谚说:“要想富,栽桐树,生产致富好门路。”兰考县固阳镇范场村有近700户人家,家家都种有泡桐,全村有泡桐树上万棵。该村农民孔令选算了一笔账:一棵普通的成材泡桐,如果做盖房的木料,按时价计算,不过三四百元;但现在乐器厂的收购价要高近一倍,而把它加工成古筝、琵琶以及出口日本的榻榻米等高档用品,就可以卖到上万元。“泡桐现在越来越金贵了,价钱一直在往上涨,不舍得卖!”孔令选老人感慨地说。

  

  小泡桐成就大产业

  

  走出兰考火车站,当地一家乐器制造企业的巨幅广告牌醒目地映入了记者的眼帘。焦裕禄当年也许想不到,他号召群众大力种植的泡桐,在他去世几十年后,竟然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乐器。

  由于泡桐导音性能好,我国民间自古就选用桐木做乐器,故有“琴桐”之称。1995年,北京乐器研究所对全国各地的桐木板材研究鉴定后,发现受地理、土质、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在沙质土壤中生长的兰考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腐蚀耐高温,制成的乐器音质优美,是制作古筝、琵琶等乐器的首选材料,兰考泡桐受到众多乐器厂家的青睐。

  兰考华韵民族乐器厂厂长徐顺海坦言,兰考过去并没有用泡桐制作乐器的历史,只是改革开放以后才知道泡桐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兰考农民逐渐改变了以前只出卖原木的做法,从种植泡桐转变为开发泡桐,在泡桐树加工上大做文章,把泡桐推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很快形成了新的产业。

  兰考的乐器厂多集中在固阳镇一带,当地初步形成了民族乐器产业带。在固阳镇众多的乐器公司上班的员工,全部来自附近村庄的贫困农户,他们月收入最低600元,最高可达1500多元。昔日只会荷锄耕种的一双双粗糙的手,竟然制造出了做工精美、音色绝佳的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等乐器。兰考一家乐器公司的调音师张向玲自豪地说,眼下,在兰考乡村,挽起裤腿下地、拿起乐器能弹的土艺术家大有人在,兰考生产的古筝和琵琶,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现在,唱泡桐戏,念泡桐经,成了兰考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泡桐加工、民族乐器加工产业已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该县最大的企业和最大的纳税大户,都是泡桐开发企业,全县20多万农户中有1/4从事泡桐加工产业,年产值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3以上。

  兰考林业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该县拥有桐木加工企业100多家,个体加工户5000多户,其中,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板材企业有22家,兰考生产的板材家具、乐器等各种桐木产品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91亿美元。兰考一家生产的桐木刨切单板已占据日本50%的市场份额,月出口额达60万美元,成为豫东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

  兰考常年拥有800万株以上的泡桐,有关部门考察认定,兰考在泡桐的种植和开发方面在全国首屈一指,已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泡桐加工基地及民族乐器生产基地。由于我国的木材供需矛盾突出,外地客商纷纷看好兰考泡桐的发展前景,上海民族乐器厂等一批颇具规模的企业纷纷落户兰考,把兰考作为原料和生产基地。

  上海的乐器厂家为什么要不远千里来到兰考办分厂呢?问到这个问题,上海一家乐器厂的厂长告诉记者,他们来到兰考建分厂,是经过慎重考虑和充分调研的,主要是因为兰考泡桐十分适合制作乐器,避免了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乐器变形、开裂等质量问题;再者就是在兰考可以就地取材,土地、材料、人工等成本开支,要比在上海就地建厂相对低得多,经济效益就有了保证。现在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客户常常指名订购他们在兰考生产的产品。

  如今,围绕着泡桐树开发的相关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兰考一些企业还打算开拓欧洲市场,把家具、乐器企业办到海外去,小泡桐变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条。

  

  县委书记叫卖泡桐乐器

  

  “‘焦桐’不仅是焦裕禄精神的象征,也给兰考人民带来了一个致富的产业。用我们县泡桐做的古筝、琵琶等乐器不仅音质好,而且美观,属上乘演奏乐器和精美工艺品,大家可以来试试,如果买了之后出现质量问题,我保证包退包换。”

  去年11月26日,在中国(郑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及乐器展览会上,专程赶到现场的兰考县委书记黄道功怀抱琵琶,当起了“推销员”,帮兰考农民卖起了乐器,一时间引起轰动,媒体纷纷将镜头和话筒对准了兰考展厅,兰考泡桐制作的民族乐器,吸引了众多眼球。

  黄道功向参观者介绍说,目前,兰考发展最红火的产业就是桐木加工业,近些年,兰考人从栽植走向加工,将桐木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整个兰考泡桐产业年产值接近10亿元,成为兰考经济的一大支柱。他们将大力扶持乐器企业发展壮大,使兰考成为中原民族乐器之乡。

  此前的2006年6月,黄道功在刚刚担任兰考县委书记之后不久,在了解了兰考民族乐器行业的情况后,认为虽然兰考的民族乐器生产发展得较早,但一些农民企业家缺乏闯大市场的决心和勇气,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黄道功提出了将兰考打造成为“中原民族乐器之乡”的思路。很快,该县成立了行业领导小组,积极为乐器行业发展搭建平台,进一步加快乐器产业发展。当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兰考制造的民族乐器相继热销广州、上海、郑州等地的乐器展销会。

  兰考一家乐器有限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在郑州的那次展销会上,在和来自北京、上海、扬州、天津、苏州等地的参展商的面对面角逐中,由于县领导的大力推销,参展的兰考民族乐器创造了很好的销售业绩,展览会开幕当天,兰考展出的乐器就被经销商订购了6000多件,价值1200多万元。

  县委书记为泡桐做的乐器做义务“推销员”!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小崔说事》节目组的关注,节目组邀请黄道功和兰考农民做客央视,为观众讲述兰考泡桐背后的故事。

  

  泡桐正成为兰考的名片

  

  泡桐见证了兰考日新月异的变化,泡桐做成的民族乐器畅销大江南北,小小的泡桐树,让人们对兰考的印象日渐刷新。

  提到泡桐,兰考人无不深感自豪。近日,一些兰考人在网上发帖子提出,泡桐已成为兰考的一大名片,兰考应当擦亮自己的名片,申请“中国泡桐之乡”的称号。

  帖子说:在百度里搜索,全国各地自称为“泡桐之乡”的地方有很多,但“泡桐之乡”这个称号非兰考莫属!兰考有众多的泡桐,有众多的泡桐加工企业,有焦裕禄书记亲手栽下的“焦桐”,兰考有什么理由不能获得“中国泡桐之乡”的称号呢?

  这个帖子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很多兰考人表示赞同和支持,有人认为,兰考的泡桐驰名中外,“兰考泡桐”被评为我国八大优良树种之一,《中国泡桐》一书中,专门对“兰考泡桐”作了介绍,兰考获得“泡桐之乡”的荣誉当之无愧。还有人认为,泡桐本来就是兰考的一大特色,也是兰考人的象征,还是焦裕禄精神的载体,作为兰考特有的文化物质遗产,兰考应该争取“中国泡桐之乡”的称号!

  民间的这种看法,与官方的认识不谋而合。

  兰考县委书记黄道功对外宣称:焦裕禄和泡桐都是兰考的名片。眼下,全国以桐木为原材料制造的民族乐器,有90%来自兰考泡桐。作为新任兰考县委书记,他将和兰考人民一起闯市场,把泡桐乐器打造成兰考的新名片。

  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泡桐,正成为兰考人引以为荣的一张“名片”。

    

  本报记者 余英茂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