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县市新闻
3  4  
PDF 版
防蝗治蝗二十八载情留黄河滩
邮政贷款 服务农民
企业等级 政府评估
搬荒山 填废宅 造良田
孩子,想大声喊 你就喊出来吧
官员热衷修“衙”之动机
有感于“一碗菜两片肉”
漫画:不婚计划
一条短信 纳税百万
比“政府道歉制度”更重要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防蝗治蝗二十八载情留黄河滩
——记中牟县农业局植保站高级农艺师梁建忠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校文学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1  来源: 郑州日报  
  回望——翻开历史看蝗灾

  在中国的史书上,经常用“赤地千里,寸草不留”来形容蝗灾。蚂蚱的学名叫蝗虫,属于昆虫纲蝗科动物,共有4500多种。其成虫都有一对发达的大颚,特别爱吃禾本科植物,比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的茎叶,对庄稼的危害极其严重。

  中牟县黄河滩区面积达20.5万亩,滩区面积大,杂草丛生,成了蝗虫繁殖的温床,全县连年夏蝗发生面积都在15万亩以上。历史上中牟县发生过多次蝗灾。狼城岗镇韦滩村76岁的吕春秀老人回忆1942年蝗灾的情景:“蚂蚱来了,一下遮黑天,一下呜——呜——呜,落到地上,豆、高粱、黍一块净。”

  今年48岁的梁建忠,1980年参加工作就和蝗虫打交道,至今已经28年,将人生最精彩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治蝗事业。

  艰难——时常被困黄河滩

  梁建忠在黄河滩上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蝗情预测预报工作,每年从3月到11月,他都要带领蝗情侦查员在黄河滩上搭起临时帐篷,以便工作。

  初春的黄河滩,风沙弥漫,带着啸声,让人心惊胆战;夏天强烈的太阳紫外线,能让初到滩区的人脱下几层皮;秋天雨幕茫茫,在荒草沼泽地里跋涉,随时都有掉进坑潭的危险。他们每天靠两只脚板去丈量20.5万亩的荒草地。“滩地南北七公里到不了头,东西二十公里还不到边,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一天累得腿酸腰疼,腿沉得走不成路。”梁建忠说。

  蝗情侦查员中暑、被困在黄河滩上时有发生。1992年,飞机治蝗的时候正赶上涨水,河汊里水深至膝,他带着20多个信号员,在滩地里给飞机治蝗打信号旗。他们只顾当向导,等到夜幕降临,才发现滩地涨水了,天色昏黑,找不见回家的路,在这里被困一夜咋办?后来,还是一个老艄公发现他们,掂个棍,提个灯,把他们接出了黄河滩。

  收获——双脚趟出治蝗经

  蝗虫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产卵、蝗卵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窝、什么时候该进行堵窝防治、什么时候该进行机械防治、什么时候最适合飞机防治,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因为掌握了蝗虫的生活习性,他研究出了许多有效控制蝗虫扩散的方法。1999年5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这样一条消息:“在中牟县狼城岗镇南仁村滩地麦田发现五个千头以上高密蝗群,最大面积五平方米,集中在300亩以内的麦田里。”这条有关蝗情的消息就是梁建忠提供的。消息播出以后立即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农业部还专门派人到中牟察看蝗情,指导蝗虫防治工作。

  去年5月31日,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到中牟县黄河滩区视察蝗虫防治工作时,只见这个汉子猫着腰,眯着眼在草丛中走了一趟说:“这块地蝗虫的密度是每平方米0.7头。”一会儿,他身子往下一蹲,用手在土埂上一扒,一块约一厘米长、圆条状的蝗卵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黄河滩上,一批又一批蝗情侦查员因环境恶劣而调离,最短的只呆了三天。28年间,谁也说不清,究竟有多少个同事离开了这片荒草地,而梁建忠用自己的艰辛、执著、汗水和青春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治蝗的乐章,提供了大量及时、准确的蝗虫情报。梁建忠表示,要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摸索研究机械测蝗查蝗的方法,让以后的蝗情侦查员不再用一双脚板去丈量土地。

  每到春末夏初,是蝗虫灾害较为频繁的季节。虽时值初春,中牟县农业局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治蝗防蝗技术培训。这时,一个面庞精瘦、脸色黝黑的中年汉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他,就是中牟县农业局植保站高级农艺师、治蝗专干梁建忠。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