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1245”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具体内涵?
王广灿:“31245”跨越式发展目标:“3”是指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1”是指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2”是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200亿元;“4”是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5”是指地方财政收入净增50亿元。
记者:确立这一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王广灿:市委、市政府尊重规律,在适度拔高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2006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91.6亿元,增长38.4%。今年,我市仍将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部工业投入将突破500亿元。按31%增速测算,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可超过3000亿元。
2006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净增约140亿元。随着我市铁路、公路、航空、信息一体化物流体系的构建以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的快速发展,我市第三产业将跃升一个新台阶。2007年按14.5%增速测算,可达1003亿元。
2006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39.9亿元,增长39.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5个百分点。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30%增速测算,可达1092亿元,同比新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
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1.5亿元,增长15.7%;人均GDP为3518美元,比上年净增653美元。仅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的跨越。考虑到我市经济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人口数等因素,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2006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为202亿元,增长34%,已连续34个月保持在30%左右的增幅,从100亿元到200亿元只用了两年时间。2007年若按25%的增速测算,地方财政收入可达253亿元,比2006年可净增50亿元。
记者:这一新目标对于郑州经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王广灿:这一目标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31245”目标在2006年“十一五”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有机衔接“十一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31245”目标的内涵可以看出,它既包括第二产业的指标,也包括第三产业的指标;既有对经济总量的要求,也有对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符合“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
记者:如何确保顺利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王广灿:今年将全力抓好八项重点工程建设。对跨越式发展八项工程的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结合实际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对新纳入20个重大项目,专人专职专责,力争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时,将积极优化投资结构。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投资引导和管理,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
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力推进六大优势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改造,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好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加快我市老工业基地项目改造升级,加快郑汴产业带规划实施和项目入驻;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力争全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3户;鼓励和引导生产要素和社会资金向重点工业园区(集群)集聚。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强力推进黄帝、黄河、商都、少林等文化苑区建设,做好《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风中少林》等文艺作品的市场推广以及嵩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加快发展金融业,支持组建中原财产保险公司,加强21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辅导培训,力争全年有10家以上金融机构入驻郑东新区。
2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跨越式发展2006年工作总结暨2007年动员大会”,对去年确定的跨越式发展“5个2”奋斗目标的超额完成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确立了“31245”的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确立这一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它对于郑州经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如何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近日,记者专访了市发改委主任王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