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推销员”与武则天
登 山(五首) 原 非
农家乐(国画)
春的别称
我与李宗仁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书法)
“应声虫”的由来
尘 缘
《沉重的房子》
母子情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应声虫”的由来
夏 吟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6  来源: 郑州日报  
  人们把那些人云亦云,自己毫无主见,只会跟着别人随声附和的人,蔑称为“应声虫”。关于“应声虫”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宋代人范正敏的《遁斋闲览》和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载:有个淮西人叫杨面力,中年时得了一种怪病。他每说一句话,或者随便发一个音,肚子里就有回声似的跟着说一句同样的话,或者发一个同样的音,声音虽不太大,但是能够清楚地听出来,好像有个顽皮的孩子躲在腹中轻轻学舌一样。这个病一害就是多年,并且越来越严重,声音越来越大,他十分难堪,不敢与人谈话,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找过多少名医,吃过很多药,怎奈效果不佳。后来,他遇着一个叫刘伯峙的人,才医好了这个怪病。

  刘伯峙告诉杨面力:“你的肚子里,生长着一种虫,名叫‘应声虫’,你只要把《本草》上的全部药名,一个个依次念下去,你念一个,它必定应一声,如果你念到一个药名,它不敢应,那么,这个药便是治它的特效药。”

  杨面力就照刘伯峙的办法来念《本草》。念到“雷丸”时,肚子里没有应声。他就连服了一些雷丸,病果然痊愈了。

  另一位宋代人洪迈作的《夷坚志》书中,也载有这样的传说。情节相仿,不过他说的病人是“永州通判厅的一个小吏”,而告诉他念《本草》的是一个道人,他念《本草》时,应声虫不敢应的药名是“蓝”。他把蓝捣汁而饮,吐出了二寸长的一个小人似的肉块,病就好了。

  这些传说,尽管有具体的人名、地址,但也难于掩盖它的荒诞无稽,谁会相信以上的记述是事实呢?不过,“应声虫”式的人物,今天还没有绝迹,因此,这个词还不能取消,仍然还要存在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