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休闲旅游
3  
PDF 版
串珠连线 畅游伏牛
沐浴春风 我们一起去“描春绘景”
栾川养子沟 美景醉游人
雨游黄帝宫
“衣带渐宽” 乐在健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串珠连线 畅游伏牛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8  来源: 郑州日报  
  建设伏牛山旅游公路是省委、省政府开发伏牛山区旅游资源、带动山区群众致富、提升河南旅游品牌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魅力伏牛山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罗和顺 黄晓娟

  核心提示:

  

  2007年,省委、省政府在强力打造“生态伏牛山旅游休闲胜地”的品牌之时,还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景区道路建设、景点开发等项目。力争3~5年内,把伏牛山核心景区培育成5A级旅游景区,把石人山-白云山-龙峪湾-老界岭-宝天曼-南湾湖生态旅游线培育成国内知名的精品旅游线,使伏牛山成为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3条旅游公路9月竣工通车

  “如果把栾川的养子沟、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嵩县的白云山,平顶山的石人山,南阳的宝天曼,信阳的南湾湖这些旅游景点能像项链那样串起来,再去伏牛山玩岂不乐哉优哉!”今年9月,游客的这种愿望就可实现。记者从3月21日召开的河南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上获悉,13条重点旅游公路于今年9月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多年以来,伏牛山旅游区因为道路不畅,造成不少景点人、车被阻,游客连连抱怨。200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开发伏牛山旅游区,在伏牛山旅游区内规划13条精品旅游线路,共涉及信阳、南阳、平顶山、洛阳四个省辖市,“十一”黄金周游客再去伏牛山路更顺畅。目前,13条旅游公路的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其中,洛阳龙峪湾、白云山旅游公路已经通车,省有关领导要求公路建设时不能破坏景区环境,地方各级各部门及施工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修好这条政治路、民心路,同时要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留住青山碧水,并和景区协调建设,建成生态路、景观路。

  13条旅游公路“金线串珠”

  目前伏牛山生态旅游核心区规划里程688公里,在核心区内与国、省干线公路共同形成“一个大环、三个小环”的旅游交通核心网。

  一个大环:

  乔端-马柿坪-尧山-车村-栗树街-合峪-庙子-太平镇-二郎坪-夏馆-七里坪-丁字坪-乔端,该环把核心区的宝天曼、石人山、真武顶、白云山、龙峪湾、老界岭等重要景区都包含在内。

  三个小环:

  一小环(白龙岭旅游小环线):白河-栗树街-合峪-庙子-太平镇-白河,该环把白云山、龙峪湾、老界岭等景区都包含在内。

  二小环:(宝天曼旅游小环线):白河-湍源-万沟-七里坪-丁字坪-乔端-白河,该环把宝天曼、七星潭等景区都包含在内。

  三小环(石人山旅游小环线):白河-乔端-马柿坪-尧山-车村-栗树街-白河,该环把石人山、真武顶等景区都包含在内。

  根据规划,南阳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的道路主要环线有三条,分别是环宝天曼风景区线路,环石人山、真武顶景区线路,环老界岭、宝天曼风景区线路,三条环线像纽带一样把内乡、西峡、南召、镇平四县的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内旅游景点有机连接起来。石人山、真武顶、龙潭沟、五道、石童、耍荷关、鹳河漂流、恐龙蛋化石群、玉雕湾工艺苑、老界岭风景区、宝天曼风景区如同金线串珠,形成独具特色的南阳伏牛山生态旅游文化。

  旅游公路建设以嵩县白河镇为中心的辐射道路,打通连接宝天曼至真武顶的道路,兼顾南湾湖风景区的道路。原则上按三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7.5~8.5米,路面宽6.5~7米。已经开建的伏牛山旅游公路网,会将这些散落在伏牛山系中的景点连起来。这样从郑州驾车到石人山、白云山等景点的时间也将缩短,只需3个小时左右。另外,河南省还将建设以白河为中心,以尧山、七里坪、太平镇等为重点的新兴旅游集散枢纽。

  旅游公路引领河南旅游热潮

  郑州大学旅游学院龚绍方教授认为,在开发伏牛山生态旅游区过程中,首先要统一品牌,凝聚实力;另外要定位好自身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而今的伏牛山正沐浴着旅游的春风向前迈进。据统计,2005年,伏牛山旅游区接待游客15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8亿元,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通过发展旅游,吸纳就业人员10万多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13万多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伏牛山旅游开发的热效应正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民众的观念与生活,其自身也正引领着河南生态旅游的热潮。

    相关链接:

  伏牛山名字由来

  史传,唐朝初年,南方有一僧人号自在禅师,修行多年,欲择奇山秀水,另辟新址,建寺修禅。临别问师说:“弟子别后何所止?”其师回答说:“逢牛可止。”于是,禅师潜记于心,一路北上,过长江,入汉水,沿白河逆流而上,一路直奔山来。

  到距此不远的一座山梁,俗称野牛岭,忽遇一行猎人,手持弓叉,见禅师一人行走便劝道:“禅师莫行,前面山中常有野牛出没,甚是凶恶,常噬咬行人,就是我们猎人也感到害怕,况且你一人怎么能行?”

  禅师默忆师言,自忖:“许到矣。”行走不远,果见一牛,眼如铜铃,甚是凶恶,见人至欲扑食。禅师作法,牛果驯服,匍匐于地,禅师骑之下得山来,将牛蹄破开,遂骑牛前行,告牛曰:到我所去处。

  牛一路前行,到距此山以东不远处停下,禅师见四周苍岩万仞,白云缭绕,便自语道:真仙境也。正观景间,牛忽不见,禅师惊视,见牛化一巨龙腾空,此时方知,牛乃神龙一化耳。于是,禅师便于此建一寺曰云岩寺,而该山从此便叫做伏牛山。牛蹄被破的地方现一直叫破蹄场。

  “白云吐岫而寺号,野牛降伏而山名。”伏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