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少谈成功 多谈困境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二七广场
繁春(摄影)
石 佛
我与李宗仁
金老板请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二七广场
长安君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8  来源: 郑州日报  
  1979年1月,我从焦作农村转学到豫东的一座小城,第三次路过郑州。之前,我也曾来过郑州,只因年龄太小,没有什么记忆。

  我的舅舅在郑州工作,舅舅家位于“郑州人民剧院”后面的一条小巷内。他家的房子很小,小巷也十分狭窄,所以我喜欢跑到二七路上,那是当时郑州最繁华的街道。第一,我要去看郑州市百货大楼,那是我曾经见到的最高的楼,只要有钱,可以在那里买到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第二,就是去看二七纪念塔。每到整点时,那二七塔上的大钟奏响《东方红》的乐曲,我就站在塔下,静静地聆听,那可是我曾听到的最美妙的音乐。

  1980年,我来郑州上学,经常与同学一起去二七广场游玩。在二七广场西北角,现在华联商厦的位置,有一家烩面馆。五角钱,一大碗面,加上一点辣椒,吃得满头大汗,对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讲,那可是最高级的享受了。如今,烩面早已更新换代,价格一涨再涨,碗越来越小,味道却远不如以前。

  在上学第一年,曾与同学一起去登二七塔。读着那些图片和文献资料,我对二七大罢工的史实有了更多了解,对郑州的历史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郑州号称二七名城,纪念塔至今仍是我们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但现在的郑州人,了解“二七”含义的恐怕已经不多了。

  1992年10月,我从外地调来郑州工作。刚开业不久的亚细亚商场,是我常去的地方。清新幽雅的环境,温馨体贴的服务,琳琅满目的商品,总让我流连忘返。在亚细亚商场的一次广告语征集活动中,我获得了一个优秀奖。有半年时间,商场将每期的《亚细亚人报》寄给我。那时,亚细亚的野太阳,在我的心目中,是那样光彩照人。

  后来,正是由于二七广场的五大商场所引发的那场“商战”,使郑州商业声名鹊起。从此,郑州人的衣食住行,郑州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再后来,是五彩购物广场开了又关,标志着亚细亚商业帝国的陨落。接着,北京华联和金博大先后开业,二七广场又燃商战烽烟。但是,那个时期,或许是因为年龄渐长,阅历增加,我对二七广场的关注已开始慢慢减少。

  经常路过二七广场,看见那里建起了漂亮的连廊,知道好几家商场改买家用电器,但我很少在那里停留。说来惭愧,至少十年时间内,我没有再登二七纪念塔,没有再次走进亚细亚商场。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郑州人,和我一样,只是在心中“想”自己的二七广场。

  我惊讶自己的势利,惊讶自己的浮躁,惊讶自己的无情。那些曾经令我感动万分的,曾经让我心向神往的,曾经让我魂牵梦萦的,都犹如过眼云烟。曾经拥有的那份感动,那份美好只能化作记忆,留存在我的心灵深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