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日本在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
租几尺阳光
流动中升值
王刚:“玩物丧志”是最高境界
卡斯特罗曾为她当司机
人口老龄化未必是灾难
林徽因与冰心的恩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日本在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

中原网  日期: 2007-03-30  来源: 郑州日报  
  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过程,其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早的工业国英国,其首都伦敦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笼罩下一度成为“死亡之都”;最大的工业国美国,其国土曾被“黑风暴”肆虐十年,浩瀚的五大湖至今仍“鱼生凋敝”。

  作为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经历了同样的道路。日本是中国的近邻,相比欧美,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都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日本的经验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从被动治污到主动治污

  日本国内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是随着经济增长、污染加剧而逐步转变的,其间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经济发展优先。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国内的主题是经济恢复与发展,对环境保护并不重视。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实行高速增长战略,能源消耗量大增,公害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水俣病等三大公害病的出现,使一些人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

  第二阶段,环境与经济并重时期。上世纪70年代日本建立和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生产环境保护设备的企业,出现了从公害防止到环境保护的观念转变,从而进入环境保护时代。 

  总体而言,20世纪70至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虽然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政策,但企业仍采取被动型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

  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优先,确立循环型社会。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环境管理发生了理念上的变革。日本企业则开始自觉守法,由“被动治污”转向“主动治污”。各大公司变得十分重视开发环境模拟和协调技术,从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最初环节就把环境保护手段纳入其中。

  进入21世纪,日本环保观念再次飞跃,循环型社会系统的确立,企业主动型治污理念的强化,使日本朝着全领域的环境保护快速发展。

  日本经验的启示

  从视污染为必然到政府、企业、民间一致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本用了30多年时间,日本的经验教训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第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意见表达是环境良治的有效保障。日本政府之所以对污染做出反应是由于污染造成的社会压力,而不只是污染的严重程度,也就是说,污染的社会强度而不只是自然强度决定了政府对污染反应的快慢和力度。

  第二,环境良治对环境与经济协调至关重要,环境保护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它需要政府提供,用以弥补市场缺陷。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良治的基础条件,但公众参与不可能真正成为法律的缔造者和执行者,而要真正实行环境良治,就需要国家意志的制度化体现,即完善的环保立法和严格的环保执法。

  第三,充分运用环境经济手段,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战略普遍提倡利用市场机制手段解决环保问题。实践表明,没有稳定的投入,环境保护目标将难以实现。要解决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除了政府直接投资外,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中的排污收费、环境税收、环境基金等不但可以补充环境投资经费不足的问题,还能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促进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从而形成良好激励机制,推动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第四,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日本和欧盟的经验,只有当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能初步具备环境优先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环境与经济发展间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字形规律。根据OECD的研究,西方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当人均GDP超过8000~10000美元时环境污染才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兴工业国家人均GDP达到2000~5000美元时环境质量出现改善的趋势。

  世界银行的研究则表明,仅钢铁、炼油、食品、化工、造纸、有色金属、水泥7个行业就占了全球大气和水污染物的90%,如果一个国家或城市没有上述产业或比重较小,那么就可以相对容易或提前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产业技术的现代化。

  摘自《南方周末》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