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3  4  
PDF 版
滨河公园美如画
摩托车大限将至
卧轨之后冷与暖
“巨舌女”的“第二个生日”
不签有效劳动合同 难享最低工资标准
繁华路段 怎一个乱字了得
农信社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
短信寄哀思 真情永留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摩托车大限将至

中原网  日期: 2007-04-04  来源: 郑州日报  
  禁还是不禁

  

  1997年5月1日,郑州市区范围内停止摩托车上牌照,绿城摩托车数量逐年减少。国家规定,摩托车的使用期限为10年,个别使用10年后经检测合格的车辆可延期1至3年。今年5月1日,是郑州市区绝大多数摩托车的大限。在多个城市下发“禁摩”令的背景下,我市摩托车何去何从?欢迎读者参加互动,发表您的意见。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 李 焱 图

  黑“摩的”成主力

  文化路煤炭医院门前,七八辆三轮“摩的”在路边等客,由于价格便宜,附近大专院校的学生、打工者、郊区村民成为这些黑“摩的”的主要客源。此外,在北环路南阳路立交桥、北环陈寨、长途客车西站、郑汴路建材市场等地,也聚集着大量“摩的”。“这些三轮摩托车聚集在城市边缘,从事非法营运,由于流动性大,打击困难,虽然多次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打击,但仍然屡禁不止。”交巡警五大队赵岩川警官说。

  据警方估计,活跃在郑州环道、长途车站附近的“摩的”约有数千辆,在市区内摩托车已经很少见的情况下,这些三轮摩托车成为我市摩托车的主力队伍。“这些车辆得不到任何管理,安全毫无保障,是一大交通隐患。”一民警告诉记者。

  大量摩托车棚内“尘封”

  林先生家在东郊,工作单位在西郊,每天上班都骑一辆“光洋125”摩托车。“这车是1995年买的,我保养得好,每年年审都能通过。2005年以后,由于到了10年的期限,每年要审验两次,就这我的车还能审验合格。”林先生说,他目前的经济实力还买不起汽车,这辆摩托车要骑到报废。据市公安局车管所有关人士介绍,像林先生这样每年都年审的摩托车已不多见。

  在文化路一家属院的车棚内,放着十几辆落满灰尘的摩托车,李先生是其中一辆摩托车的车主。“2003年买汽车后,我的摩托车就放在这儿了,由于当年没有年审,上路怕交警检查,所以就一直没骑,本想找个人卖了,可根本卖不上价。”李先生说。随后,记者在南阳路、文化路、工人路上的多个家属院车棚,都看到了这样“尘封”的摩托车。

  市区鲜见“合法”摩托车

  “骑摩托车脏,冬天冷,现在买汽车的越来越多,谁还骑摩托?为数不多的上路摩托车中,大部分都没有合法手续。”在金水路与东明路口,交巡警一大队孟繁勇警官说。记者随后在路口停留了近20分钟,见到6辆摩托车,仅有一辆手续齐全。

  最近几年管理宽松的电动车蓬勃兴起,使得摩托车越来越少。“摩托车得办驾驶证,每年都需要审车,交通违章还会被开罚款单,受约束太多,谁还骑啊!都换成电动车了。”王先生说。记者注意到,以前经营摩托车的商户大多转行或转移到农村,取而代之的是电动车市场的兴起。在建设路的电动车市场上,记者发现多家商户在销售时速70公里的电动车。

  新政策尚不明确

  据市公安局车管所安检科负责人介绍,2002年8月,公安部等四部委局发布《摩托车报废标准暂行规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了应当报废的摩托车的几种情形,其中第二条年限方面的标准是“使用年限达到8—10年的轻便两轮摩托车、轻便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和边三轮摩托车,使用年限达到7—9年的正三轮摩托车”,具体使用年限由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在以上使用年限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各地执行比较广泛的是10年的报废标准。1997年停止上牌时,郑州市区摩托车共有11.5万辆,经过10年的自然淘汰,市区有手续的摩托车已为数不多。2010年5月1日,郑州市区摩托车将完全消失。

  目前,我市禁止三轮车、外地牌照摩托车通行,这也是禁摩的一种做法,但不是全面禁摩。2007年5月后,我市的摩托车是否会被全面禁止上路?就此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宣传科及市公安局宣传科多位负责人。除交巡警支队宣传科一名负责人表示“我市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不排除政策发生变化”外,其他负责人均未表态。

  提示:

  绿城摩托车该不该禁止?读者可通过本报短信平台发表看法,本报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率联合开通互动专栏请读者参与讨论。移动、联通用户编辑短信内容到1858355小灵通用户编辑短信内容到126680255参与(每条资讯费0.5元不含通讯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