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琦辅导“妹妹”学习 |
|
去年12月21日本报报道了开封11岁女孩靠办美术班养家糊口后,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尤其是中央电视台3次的专题报道,把很多热心人的目光吸引到小嘉琦身上,他们通过不同方式关心着小嘉琦。今年正月初五和近日记者两次前往开封了解小嘉琦的近况。
本报报道引起国内媒体关注
去年12月21日本报以《11岁女孩办美术班挣钱养家糊口》为题,报道了开封市单亲女孩张嘉琦自食其力、发奋学习的感人事迹后,首先引起中央电视台记者的关注,12频道、10频道先后派记者到开封采访,他们从不同角度做了专题报道。
同时,本报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教育网、商都网等几十家网站转载,《扬子晚报》等报纸也转载了文章的部分内容,《滁州日报》转载了全文。山东的《齐鲁晚报》还把小嘉琦作为一周人物进行点评。
春节前,中央电视台1频道《半边天》栏目也对小嘉琦进行了采访,制作了30分钟的专题片,表现的主题是和谐社会里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姑娘得到了大家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照顾,并在3月12日“两会”期间播出。
一位叫西木尘事的博客看完央视的报道后,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我无法想象一个8岁的孩子承受的生命如此之重。这本不是她那个年龄该承受的,关于童年美好的一切都与她无缘交手,可即使如此,小嘉琦还能那么懂事,并且那么勇敢。一颗幼小却十分坚定的心灵,默默地、主动地承受着同龄孩子都无法承受的沉重。虽然我也是就着霉干菜长大的孩子,从小没有玩具,没有新衣服,可是我有健康的父亲和母亲。我不必要去承受生活带来的这些沉重。我的童年如今想来要比小嘉琦的幸福得多。可即使如此,我也曾有过一再地抱怨父母能给我们的太少,以至于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总是比别人走得更为艰难。当小嘉琦面对着记者,在有可能为她实现愿望的机会面前,她想到的并不是肯德基、麦当劳……却是她一直担心的学习,以及一直渴望的父爱。”
据嘉琦妈妈说,最近郑州电视台新闻评论记者也去采访了嘉琦。上海东方卫视也打电话过来说,4月7日来采访嘉琦。
众多好心人关心小嘉琦
众多读者和观众看到小嘉琦的情况报道后,纷纷给本报记者打电话打听嘉琦的联系方法,有些是要帮助嘉琦,有些是要带子女去学习嘉琦。
在黑龙江公安边防部队当兵的商丘籍战士张文凯在电话中表示,他十分同情小嘉琦所处的生活环境,要从自己微薄的薪金中拿出一些资助嘉琦上学。在无锡一饭店打工的厨师刘先生表示要资助嘉琦。湖北省襄樊市王爱开女士在电话中说:“我是流着泪看完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报道的,十分感谢你们《郑州日报》对嘉琦的报道,给很多城市独生子女树了学习的榜样。”她说自己的女儿和嘉琦一样大,她衣食无忧,而小嘉琦生活那么艰苦,小小年纪要靠自己挣钱养家糊口,她要嘉琦的联系方法就是要资助一些钱或物。
郑州高速公路管理处的桑女士、安阳卷烟厂的吴凤英女士、郑州的李洪昌先生等都要带自己的子女去学习小嘉琦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给予帮助。开封化工三厂厂长李美菊不顾工作繁忙,辅导嘉琦学习,教嘉琦学习使用电脑,嘉琦高兴地说:“我只要有时间就去,李阿姨已经教会我打字和查资料了。”
东北的一个私营企业经理打电话对本报记者说,嘉琦的事迹让他十分感动,也十分同情,他要把嘉琦母女接到东北去,给嘉琦妈妈安排工作,资助嘉琦上学。由于举家迁移不是个小事儿,当记者把情况告诉嘉琦妈妈时,她说:“谢谢人家的一片好心,这可不是小事情,不要麻烦人家了。”
记者在春节后的正月初五去看嘉琦时,遇到了郑州47中学生吉勇和徐泽轩专程到开封看望嘉琦,他们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嘉琦购买了一套绘画用具,嘉琦高兴得不得了,一次次打开绘画箱,一件件地看,这套工具她想要多年了,就是没钱买。
4月3日傍晚,记者再次来到嘉琦家,嘉琦正在辅导一个可爱的小妹妹学习。嘉琦妈妈说,这个小女孩是开封市的,她妈妈看到央视的报道后,与嘉琦妈妈商量让女儿吃住在嘉琦家,自己每个月给嘉琦妈妈600元钱,一来是让自己女儿学习嘉琦的自理能力和刻苦精神,二来想减轻嘉琦妈妈受帮助时的心理压力。这个8岁的小姑娘在嘉琦家一段时间后,生活自理能力也强起来,每天早晨,嘉琦妈妈送她坐公共汽车去上学,晚上自己坐车回来(中午在学校吃饭)在嘉琦家吃饭、做作业、睡觉。为此,嘉琦妈妈把原来的床加了一块木板,她们3个人睡在一起。
嘉琦的妈妈向记者讲述了春节后帮助嘉琦的好心人,河南省工商局的申鸿杰先生,其女儿也叫嘉琦,一家人看过央视节目后,专程开车到开封看望嘉琦,临走时留下500元钱。一笔来自浙江慈溪的500元汇款单上只写了“广电站职工”几个字,她曾去信寻找好心人,可不见回音。内蒙古包头火车站的陈志铭先生给嘉琦寄来了1000元钱,并说以后每年都会寄钱来,直到嘉琦大学毕业。还有新乡的汤永、广州的蒋女士、郑州的孙双俊等专程来开封看望嘉琦,四川音乐美术学院设计室的崔先生给嘉琦写信,让她在学习绘画时遇到什么事情和他联系……每个人对她们的关爱,嘉琦和妈妈都记在一个笔记本上,铭刻在心里。
另外,广西一位刚办过退休手续的单身男士看到电视报道后,写信给《汴梁晚报》记者,他说自己单身一人,每月有900多元的退休金,他愿来开封与嘉琦妈妈一起生活,共同抚养嘉琦。郑州的一位单身男士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嘉琦妈妈有心答应人家的一片诚心,可条件不允许,她无奈地说:“我们连房子都没有,让人家来住哪里?”她准备回信向人家解释一下,并感谢人家的好心好意。资助她们的好心人经常打电话问候嘉琦,这些都是素不相识的人,大家的爱让她们母女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撒贝宁带嘉琦逛公园
今年大年初五,记者去开封想看看嘉琦春节过得怎么样。当记者走进她家里时,嘉琦正在做作业。虽是过年,但她穿着记者第一次见她时穿的裤子和鞋,唯一不一样的是上衣。她说:“这件衣服是中央电视台李晓杰阿姨送的。”
据嘉琦介绍,按照去年央视记者李晓杰采访时的约定,2月2日放寒假的当天晚上,《汴梁晚报》的记者送嘉琦一个人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到北京后,李晓杰上车接她,在李晓杰家她住了9天,这是嘉琦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妈妈,第一次离开开封,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住那么大的房子,这将是她终生难忘,她把在北京耳闻目睹到的情景都清清楚楚写在日记中。
在北京期间,李晓杰带她参观了中央电视台,见到很多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主持人;李阿姨还带她到天安门广场看了升国旗仪式;第一次品尝了韩国料理、日本料理。撒贝宁带她到石景山公园坐过山车、滑索道、坐阿拉伯飞毯,他们玩的同时,央视摄影师跟着摄像。
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个寒假,央视记者李阿姨邀我去北京玩,我可高兴啦!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没坐过火车。”“北京可真美呀,一座座高大的楼房,美丽的小花园,都非常漂亮……中午,妈妈从开封打来电话,说我语文、数学成绩都是全班第一,语文96分、数学100分。”
因为央视《半边天》节目记者要到开封采访她,她提前结束了自称的“开心之旅”,跟央视记者坐飞机回开封了。这也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嘉琦的小蝌蚪画吧寒假招收到6位学生,从北京回来后,她除了做作业,每天下午还要教学生画画两个小时。
去年记者采访嘉琦时,嘉琦说很想上郑州的宏志班,年前都市频道记者罗筱筱帮她进行了联系,位于新郑的北大附中大河宏志班同意嘉琦今年4月参加考试。嘉琦说:“宏志班都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我在电视上看到很正规,一切免费,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今年考上宏志班,这样我就不发愁上学的学费了。”
嘉琦准备去看望马豪坤
从小习武的16岁开封少年马豪坤患骨癌后,为了治病,父母四处求医,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变卖了家中的一辆大客车,并要卖房子为儿子治病。马豪坤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决定离开人世后把自己的角膜等器官甚至是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部门。
嘉琦在报纸上看到关于马豪坤情况的报道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对妈妈说:“别人帮助我们,我也要帮助别人,我要去看望马豪坤哥哥。”小小年纪的嘉琦反复考虑给马豪坤送什么礼物合适,后来她决定送一幅自己画的画,这几天嘉琦正在构思一幅画,画了送给马豪坤。她妈妈告诉记者:“本来嘉琦想叠千纸鹤,可上学没有时间,她就决定自己画幅画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