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一碗清粥
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6
古诗里的“数字情结”
我与李宗仁14
《中国传统戏衣》
郑州曾是水乡泽国(二)
品读《西藏日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书林漫步
品读《西藏日记》
刘学林
中原网  日期: 2007-04-08  来源: 郑州日报  
  “我靠在大卡车的栏杆上向湖面张望,心里蓦然闪过一个念头,多美的一池碧波啊!将来,我要用笔把它写出来,告诉我的朋友,告诉那些没有来过这里的人们,在广袤苍凉的西藏,在这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顶上,有一个美丽无比的山顶平湖,有一池令人陶醉的碧波,美得让我恨不得化为湖中的一滴水珠,与她融为一体!”

  1967年初冬,16岁的支边女青年李爱华在西藏山南地区羊卓雍湖畔,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辛劳作,收割完最后一把青稞返回江北驻地时,面对羊卓雍湖许下的一个心愿。这个心愿牢牢地铭刻在李爱华心头,时动时静,盘桓缠绕近40年。今天,李爱华终于然诺,出版了长篇纪实散文《西藏日记》。《西藏日记》约30万字,这对于工作繁忙的李爱华来说,真是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的字里行间不但充满了作者的真情、激情和才情,而且颇具让人心动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值得一读。

  1966年,一个特殊的年代,一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当时年仅15岁的李爱华不顾父母的劝阻,响应党的“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和200多名花季青年一起,离开家乡,离开城市,奔赴遥远而又神秘的西藏。一群英姿勃发的青年男女,裹着棉大衣,背靠背肩并肩坐在卡车里,卡车行驶在风雪严寒、氧气短缺、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他们胸中怀着何种的大志,燃烧着怎样的激情?独特的年代,独特的年华,独特的行为,独特的地区和环境,必然构成独特的人生经历、感情和感受,《西藏日记》也就必然会有它独特的魅力。

  进藏之初,李爱华和她的同伴们被分配到西藏军区山南农场,住在桑伊寺庙群一座喇嘛寺中。房间里,到处是古老的壁画,木屏上有极其精美的艺术雕刻,内容有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事件、人物传记、风土人情、美丽传说等,涉及社会历史变革、宗教、政治、经济、文化,记录了西藏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由于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历史文物俯拾皆是。由于不懂历史文物的珍贵,支青们用扔在寺院中的经卷铺在地板上当草垫子,把成捆的经卷当凳子,一人一把千年的古刀上山砍柴……跟随李爱华回忆当年情景,不由和李爱华一起为祖国历史文化瑰宝的损毁、轶失感到深深的心痛和惋惜。

  从山南到藏北,从支边青年到基层干部,从15岁花季少女到30岁而立之年,李爱华把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西藏。让人感佩的是,无论道路多么坎坷,无论高原缺氧风雪严寒条件多么艰苦,或者是劳累得腰酸背疼以致麻木,李爱华始终充满着生活激情,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态度,甚至对社会对人民的感恩思想。

  在《雪山落瑶池》中,作者写到:“湖水泛着寒冷的清波,湖畔的风刀割般地刮在脸上,一上午在地里劳动,大家滴水未进,这会儿饥渴难耐。午饭没有送来,连长就不吹收工的哨子,支青们只好咬着牙继续割青稞。每个人的眼睛却不时地望着来送饭的那条土路,耳朵听着,盼着连长的哨音,太劳累了,大家都希望能休息片刻。在湖边秋收已经两个月了,支青们已不知道什么叫腰酸腿疼了,每天只是麻木地、机械地举起镰刀。”这是多么难以承受的劳动强度呀!然而在文章后边,作者却又写到了秋收结束时在湖边举行的篝火晚会:“篝火晚会高潮迭起,歌声、舞步把两个民族交融在一起,支青们享受劳动之后的欢乐,藏胞们庆贺收获后的喜悦,大家手拉手、肩并肩,用歌声、用舞姿抒发人们对美好明天的向往。”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呀!

  顺便说一句,这么短的文字是“品”不出个中滋味的,名难副实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