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 风
3  
PDF 版
陈腐的“酒桌文化”
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
至今爱诗尤甚古体
解放前郑州的搭棚行业
虫王庙
郑州最早的花会
我与李宗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我与李宗仁

中原网  日期: 2007-04-09  来源: 郑州日报  
  五月中旬,幼邻携珍妮和女儿玛茜、莱丝琳才到达上海,我和琼英姐弟同到黄浦码头接船。

  幼邻从1937年出国至1947年回国,我们母子分别了整整十年之久。这十年里我望眼欲穿,没说回国还好,一说归期,我便觉得度日如年,好不容易才盼到今天。

  出国时儿子稚气未消,此时站在眼前的却是一位英气勃勃的半美式青年。他一看见我,立即飞奔过来,拥抱着我,频频呼唤妈妈!眼泪盈眶。我一时间觉得十年间尝尽了酸甜苦辣。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碟,不免也泪下衫襟。码头上行人看我们母子相依情景,也觉动情而驻足观望。有知我们母子情况的,均为之啧啧感叹。

  还是琼英表侄女过来说:“表伯娘,快看看你的媳妇和孙女吧,他们过来啦。”幼邻才放开我的手,赶忙去把莱丝琳抱起,挽着珍妮和玛茜来到我跟前,对珍妮说:“这就是我亲爱的妈妈,也是你亲爱的妈妈!”珍妮学会几句简单的中国话。遂同我拥抱说:“妈妈,你好!”孙女玛茜约四岁,小鸟般跳过来,我一手抱起,听她叫我奶奶好!啊!多么幸福美好的时刻啊!我如入梦境。我想,要是德邻也在一起,就更为满足了。

  珍妮虽说是做过妈妈的人了,仍然如少女一般腼腆、婀娜多姿,既温柔又彬彬有礼。儿子成家立业,媳妇温柔可爱,孙女天真活泼,我觉得幸福注满了心田。

  全家团圆,当晚厨师六五做了一桌好菜,给幼邻和珍妮接风。

  珍妮是个混血女子,生长在美国,习惯一如美国人,与幼邻婚后,幼邻略为告知我国生活和语言习惯。在美国还带她去唐人街吃过中国饭菜,接触过一些中国朋友,使她对中国有所认识,也略懂一些中国话。她对中国饭菜十分喜爱,进餐时我看她用筷子比我还妥帖,不禁惊奇。我自己是中国人,却拿不好筷子,常常因举起一个食指被母亲责骂,此时看着珍妮吃饭,忽然想起我年轻时的往事,忍不住笑了起来。珍妮以为是笑她,问幼邻:“妈妈笑我”幼邻问我笑什么,我说:“我拿筷子比不上珍妮,因此好笑。”幼邻对珍妮说了以后,她也高兴地笑了起来。玛茜则一叠声地说:“奶奶,我拿筷子最好啦,爸爸都说我本来就是中国姑娘嘛!”大家热烈碰杯。

  一屋子的笑声,一屋子的快乐,我感到无比的甜蜜,无比的满足。我想,此时德邻若也在一起,那就十足了。

  不过,人哪有十足的呢德邻虽说带兵带将成了个大人物,但他整日为国事为军事忧心忡忡,谈不上安逸。而几十年跟随丈夫的郭氏德洁,虽前呼后拥,她又何尝算得十足她也有说不出的苦衷。因她未有生育,也自有她的烦恼。

  到北平

  在上海,虽然住得舒适,快乐,但因邻近有间殡仪馆,终日哀乐之声,不绝于耳,使人有点扫兴。正好,德邻来信,叫我们去北平团聚。

  德邻在北平为我们安排了一间华丽的住宅(是外交部官员颜惠庆的邸宅),德邻也是急于与儿媳孙女团聚的,我们到车站时,他亲自来接。父子俩已阔别十年,德邻满脸高兴,激动得频频说:“好呀!你们回来了,回来了……”幼邻上前与父亲彬彬有礼地握手问好,珍妮抱着莱丝琳,幼邻介绍与父亲见面问好,德邻欢喜不尽。看我拉着玛茜走在后面,赶忙过来把玛茜抱起……一家三代,团聚一起,这一天是1947年6月8日。

  德邻领我们回到住宅之后,立即同到北京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有德邻在一起,三代同堂,共吃团圆饭,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高兴的事吗!

  我们的住宅在东总布胡同,是一幢古老式的庭院邸宅。

  这段时间,德邻政务较闲,常常和我们一起吃饭、谈心,逗弄两个小孙女,同享天伦之乐。还带我们去过他的行辕所在地——中南海,在怀仁堂歇息、喝茶,品尝北平著名的宫廷八大件。也带我们去吃北京烤鸭。

  有时,德邻也参加与我们一起游览,记得游故宫那一次琼英这女孩子调皮,特意坐到慈禧太后的宝座上,要人给她照相,说是也要学学慈禧太后那么神气。她正在神气俨然,被德邻过来看见,连忙喝止。说这里明明写着游客止步,岂可胡来。还对我说:“这女孩子给敬修娇惯了,你带在身边,可得管着点,不许乱来。不然的话,人家不说她,而会谈我们倚仗权势,为所欲为。”经此一训,琼英说:“以后游风景,最好莫跟表伯在一起,免得扫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