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中原教育
3  4  
PDF 版
别让孩子成为“空心人”
教育维权热线开通了
名师表率 引出百花齐放春满园
教育不能因噎废食
“办郑州最好的艺术类职业学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名师表率 引出百花齐放春满园
——访郑州四十七中校长郭勤学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2  来源: 郑州日报  
  蒋少增
  陈满仓:
  

  

  

  “名教师集师德、师品和师表于一身。在名教师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教师自尊和受尊的统一,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同行的推崇,但是,‘一支独秀不是春’,名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带领学校教师队伍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郑州四十七中校长郭勤学表示,郑州四十七中不但全力推进“名教师工程”,将名教师升华为教育家,而且在名教师和普通教师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还努力通过名师培养新名师,使郑州四十七中成为名师辈出、名家荟萃的学校。

  “实施名教师工程,既需要在点上精心培植名教师个体,又需要在面上打造高质量的名教师群体。”据郭勤学介绍,为了给名教师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郑州四十七中制定了学校“名教师评选标准”,形成了系列化的创评工作体系,让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榜样,评有标准。“学校还实施梯队培训工程、与专家零距离对话工程、青蓝帮对工程、新课改培训工程、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工程以及名教师科研工程”。 郭勤学告诉记者,学校在对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合格达标教师的分梯队培训上,不但邀请省内外知名教师、教育专家到四十七中讲学,通过师徒结对培养教学骨干,同时还对教师进行新课改培训,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推广培训,鼓励教师勇于进行课题研究,都是为了培植更适合名教师成长的沃土。“四十七中将进一步在名教师培养的方式、策略上进行探索和研究,大力营造名教师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力争培养出更多的名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郭勤学坚信,四十七中满园春色卉木萋萋的未来不是梦。

  有监督才有完善。郑州四十七中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特聘请大学教授、省重点中学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组成专家督学组。督学组班班皆参与,周周有听课,月月有反馈,人人有提高。如今,郑州四十七中已形成了以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为主体的强大师资阵容,仅专任教师就有364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省、市级骨干教师65名,省、市级优质课获奖教师59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已达教师总人数的30%。

  “发展是永恒的真理。郑州四十七中将保持师资队伍持续优化,借郑州市教育局名教师评选活动的东风,进一步提高郑州四十七中教师队伍素质。”郭勤学相信,在郑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在名教师的引领下,在学校的支持和推动下,郑州四十七中终将“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本报记者 李会平 张震

  名师风采:

  为响应、配合郑州市教育局第二届“名教师”评选工作,介绍、宣扬“名教师”的先进事迹,揭示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名师风采”专栏,鼓励、号召各级各类教师以“名教师”为楷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好风气。

  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高中教学研究中心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河南省高招改卷质检组成员,河南省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心理学会会员;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首届“名教师”;郑州市高中教学指导中心成员,郑州市教研中心组成员;曾在河南有线电视台主讲过三个月高考英语专题讲座;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成才之路直通车》栏目做了每周一次共四个月的嘉宾;担任过17届高中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1993年-2006年任郑州四中英语教研组长。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二十余篇,论著主编五十余部。主编的《英语高考到竞赛》所属的金牌之路系列丛书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和全国教育图书优秀畅销书奖;主编的《走向清华北大同步导读》高一册销量五十余万册;主编的《超级英语阅读宝典》及《新编高中英语同步教程》等被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网上收藏。

  郑州四中生物学科高级教师,教研组组长。曾是郑州市中学生物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郑州市教研室生物学科兼职教研员,荣获河南省生物学科优质课大赛二等奖,荣获中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河南省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多次在郑州市高中生物教师培训班上讲课。曾荣获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郑州市教师标兵、郑州市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郑州市首届“名教师”等称号。

  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带领本教研组老师研究的课题《生物磁性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获郑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制作的磁性教具获郑州市一等奖、河南省一等奖。本人的《培优补差,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生物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探索》论文,分获河南省教研室、郑州市教研室一、二等奖。参与编写《理化生实验大全》、高中生物《调节教学导学练》等多部著作,另有多篇文章在《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2005年主持的名师课题《高中生物课中的相机诱导研究》获郑州市优秀成果二等奖。

    “名教师”评选系列报道热线:0371-6765557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