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爱心接力 让她怒放如花
百万重奖经济发展功臣
白内障患者将免费复明
电网改造护航经济发展
外来党员为当地经济添砖加瓦
优质小麦亩产可望700公斤
民族和睦能“万胜” 回汉携手奔小康
手持烈士证 异乡来寻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16年前,她是未满月的街头弃婴;16年后,她是学习好、能力强的花季少女
爱心接力 让她怒放如花
本报记者 谢 庆 通讯员 任学军 王春亮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2  来源: 郑州日报  
  从刚出生就被遗弃,到如今已经16个年头了。16年间,荥阳市城关乡大王村的孙红霞经历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苦辣酸甜,一场在养父、叔叔、学校、支教老师之间传递的爱心接力,使这个原本苦命的孩子过上了和别的孩子一样的幸福生活。

  环卫工街头捡回弃婴

  16年前,也就是1991年的10月1日凌晨,51岁的环卫工人孙平申正在上街区新建街清扫马路,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孩子的哭声,寻声而去,发现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婴,孙平申就把这个弃婴抱回了家,这个弃婴就是如今的孙红霞。

  当时这个弃婴还没满月,臀部又长了一个大疙瘩,可孙平申还是毅然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孙平申是村里的贫困户,家徒四壁。因为穷,一直娶不上媳妇。这个可怜的小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光棍汉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咦!这妞还是月子孩儿的时候,平申就用面汤喂她,那么冷的天,平申天天用车推着她去扫马路……”邻居提起当年的情景,仍不时发出感叹。就在这种旁人无法想象的艰难中,父女二人坚强地挺了过来。

  红霞回忆起当年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情景,仍怀念那段艰苦而甜蜜的日子,怀念曾经抚养了她13年的爸爸。因为家里穷,没有电,更不会有电视机,晚上的照明工具就是蜡烛。每天下午写完作业,孙红霞就和养父去几百米开外的公路边,听大人们闲聊家常,看马路上人来车往,这就是父女二人最有趣的业余生活。可屋漏偏逢连阴雨,有一次两人晚上出去乘凉时,可能是因为蜡烛忘了熄灭,家里惟一的房子被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

  2004年,严重的营养不良,最终使孙平申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这一年,孙红霞13岁。    

  父亲的离世,对尚未成年的小红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失去了生命的支柱,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红霞辍学了。

  为了让这个苦命的孩子活下来,孙平申的弟弟接过了照顾小红霞的接力棒,照顾她的生活,把小红霞重新送到了学校,并向学校讲述了孙红霞的悲惨身世。城关乡一中学校校长李佑当即决定:免去孙红霞学费书作费,并提供生活补助。

  人人帮助我 我也要助人

  紧绷的衣服,大号的鞋子,看起来比同龄人略显成熟,前天,在荥阳市城关乡一中,记者见到了孙红霞。

  在孙红霞的印象中,冰糕、方便面这两种在别的孩子看来再平常不过的零食,却是她的奢侈品。她说最喜欢吃的就是自己做的饭,因为不用花钱。

  别看年龄小,小红霞早就成了做饭的行家里手。炒菜、擀面条、蒸馒头、包饺子,样样精通。从懂事时,孙红霞就开始围着灶台转,别人家做饭,她就特别留意,无师自通学会了做饭。小红霞还骄傲地问记者:“你想吃啥?我都会做。”

  在红霞的记忆里,和父亲在一起惟一一次下“馆子”,是有一年秋收,跟着养父去乡里一家小饭店吃饭。因为体育成绩不错,去年她参加了荥阳市举办的中学生运动会,那也是她第一次到县城,她第一次喝到了还得掏钱买的水。“那矿泉水喝着和家里的水没什么两样,还得掏钱买!”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也不错。“孙红霞在班上考试都是前十名,学校的综合评定,孙红霞是‘A’,是班上最好的学生,还是班干部。她就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孙红霞的老师张建选这样评价。

  涂楠是郑州市二十六中的老师,在荥阳市城关乡一中支教,孙红霞的身世在几名支教老师中传播开后,大家都想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去年春节,在他们的倡导下,众多教师伸出了爱心之手,先后捐献了大量的衣物和现金。

  临走时记者问她:“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她说:“我也想当老师,当像涂老师一样的老师!要是再有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也可以帮助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