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阿兰是一位60多岁的瑞典老人,住在斯德哥尔摩。只要超市开门,阿兰都要去“工作”。他把顾客四处扔下的手推车收在一起,推回超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阿兰开始收手推车是因为失业,闷得心慌。没想到一年下来,收入颇丰,老人这才认真筹划起来。开始时,收一辆推车只有0.25克朗,后来增加到1克朗,再后来又成了5克朗。钱多了,收手推车的人也多起来,阿兰不得不添了项“副业”:捡回瓶子。
终于有一天,阿兰像往常一样,把一大堆5克朗的硬币存入了银行。电脑显示,他账号上的存款数额是100万克朗(约合110万元人民币)。老人请银行为他开了一张支票,第二天就捐给了瑞典癌症研究基金会。
在瑞典,像阿兰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或许他们的捐赠不算“惊人”,但在我看来,这些普通人的爱心才至为高尚,甚至远比捐出几百亿美元的盖茨或巴菲特更伟大。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的计算,按慈善捐助占GDP的份额排名,瑞典为全球第二,仅次于荷兰,如果按照慈善捐赠人口比例来计算,美国人也远不如欧洲。在瑞典、丹麦这些北欧国家,差不多4/5的人经常做慈善捐赠。我的房东虽然收入不多,却资助了一位约旦女孩上学。他说,“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过上平等的生活。”阿兰也有这样的表白:“虽然失业,仍然能享受到足够的福利,我有责任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情。”
二
阿里木是个维吾尔族小伙子,因家庭贫困来到贵州毕节卖羊肉串。每天晚上7点支起摊位,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回家。平时,他买便宜的面条和馒头,有时凑合着吃卖剩的羊肉串。
难以想象,6年中他资助了10名贫困学生。近日,他拿出5000元在毕节学院设立了“阿里木助学金”。据说,这笔钱面额大大小小,还沾着羊肉味儿。
“每个人都有献出爱心的义务。我虽然不富有,可年轻的时候帮助别人,老的时候回忆起来会很欣慰。”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尽管这套理论并未俘获女孩子的芳心——36岁的阿里木至今单身。
慈善未必就那么奢侈,也未必仅是富人的专利。读了阿里木的故事,你、我、他也不妨停下来想一下:我们身上稀缺的,究竟是金钱还是善良?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