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3  4  
PDF 版
中牟西瓜4月25日上市
把郑开大道打造成平安大道
毁坏绿化带 罚你没商量
浮戏山出现怪湖 满湖水一夜无踪
碧沙岗公园门前添新景
春季当心皮肤病 花粉阳光也伤人
有人街头卖古董 市民购买要当心
两个家庭争养十六岁少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两个家庭争养十六岁少女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7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谢庆 文/图)上周四,本报报道了16岁的荥阳女孩孙红霞,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街头,先后被老清洁工兄弟接力收养。小红霞的坎坷身世立即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昨天,两个得知情况的家庭都前往荥阳,争着抚养可怜的小红霞。

  小静妈妈示母爱

  最先提出收养小红霞的,是郑州晚报曾经报道过的已去世的癌症少女小静的父母。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含着眼泪看完了本报的报道,小红霞坎坷的身世,让这两位善良的老人萌生了收养小红霞的愿望,希望懂事的小红霞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下小红霞年迈的叔叔、婶婶的压力。另外,老教育工作者李老师也向记者提出了收养小红霞的愿望。昨日,记者与小静的妈妈阎金花和李老师来到荥阳市城关乡一中,见到了小红霞。

  刚刚见面时,红霞脸上的表情非常高兴。在得知面前的这两位善良的母亲都想收养自己时,从来没有感受过母爱的小红霞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在忽然出现的两个妈妈面前哭了起来。阎金花小声安慰着红霞,眼神中透露出母性的爱怜。她说,现在小静不在了,家里只有他们夫妇二人,心里时常感到空荡荡的。老两口的退休金加一块儿有1000多块钱,家里有房子,平时也不花什么钱,如果小红霞被他们收养了,他们会像对待自己亲生孩子一样,供她上学,负责她今后的生活。

  李老师全家献爱心

  一同前往的还有在郑州大学陶瓷文化研究中心、阎夫立钧瓷艺术工作室工作的60多岁的李老师。

  李老师告诉记者,在流着泪看完了小红霞的报道后,她们家当天晚上就召开了家庭会议,最终全家一致通过一个决定:将小红霞接到郑州念书,家庭成员每人每月节省一百元,用于资助孩子上学生活。

  李老师说,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们老两口工资待遇都不错,她相信完全能够负担小红霞的生活学习费用:“不想给她仅仅一个温饱,而是通过潜移默化,让孩子知道苦难的生活是一笔财富,更加激发她求学上进的心。”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的李老师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让小红霞成材。

  除去准备了书包、日记本、书籍、衣服等学习生活用品外,细心的李老师还特地为小红霞准备了女生生活用品。

  难忘叔婶养育情

  面对突然出现的两个妈妈,小红霞一时有点不知所措。面对两个家庭争先恐后地要求收养自己,小红霞矛盾了。她告诉记者,其实自己挺想去郑州,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学习,但是又放心不下叔叔和婶婶。他们年纪大了,如果她走了,谁给他们做饭,照顾他们的生活。

  小红霞的叔叔婶婶一大早就出外打工了,晚上才能回来。收养之事由于没有见到红霞的叔叔、婶婶不得不暂时停下。

  “孩子要是真的愿意和我生活,当然也不能忘了叔叔婶婶的恩情。”阎金花说,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她和丈夫也商量好了,要当成一门亲戚,经常带孩子回来探望。将来孩子工作了,有能力了,也要孝敬叔叔婶婶。李老师也对红霞的孝心大加赞赏,说这孩子知道报恩,从来没有嫌弃过自己的穷家,是个好孩子。

  临走时,记者委托荥阳城关乡一中的校长李佑把今天的情况转达尚不知情的红霞的叔叔、婶婶,李校长爽快地答应了。他说:“放心吧,这对红霞是个好事,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小红霞到底会被哪个家庭收养?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