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文娱
3  4  
PDF 版
梁朝伟重返《赤壁》
感受《史记》原汁原味
卡通舞台剧《丑小鸭》 周五亮相郑州
林依轮过足戏瘾
心依六禅静 寺据万山深
北京植物园 上演 “黛玉葬花”
刘亦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心依六禅静 寺据万山深
——嵩山古建筑群之少林寺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唐 强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9  来源: 郑州日报  
  名扬天下为高僧

  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下,因为此地环境清幽,周围俱是密密匝匝的树林,所以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但少林寺的名扬天下,却缘于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

  传说,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27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

  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丛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自己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古人有诗赞曰:路行跨水复逢着,独自凄凄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清乾隆游少林寺,还夜宿于少林寺方丈室,并赋诗《宿少林寺》:“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禅宗祖庭少林寺

  少林寺内主要建筑有少林碑林、天王殿、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室、钟楼、鼓楼、立雪亭等,其常住院建筑在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亲笔所题“少林寺”三个大字,更添一道辉煌的风景。

  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丰富。寺内保存有珍贵的碑碣石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等多样文物。从初祖阉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洞内,有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石牌坊。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周恩来总理有一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即来源于这一典故。

  从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就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名为“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

  佛教的文化渊源在印度,而禅宗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它的文化渊源在嵩山,在被誉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坐禅与习武是少林僧人日常的基本修行。禅是“静虑”,佛教称安静地深思为禅定,达摩提出人人都具有佛性也就是“本性”,人人都先天地具有成佛的智慧也就是“菩提”,人人都能够通过觉悟佛性而成为佛。而被誉为少林功夫之源的《易筋经》,记载的就是一种疏通人体经脉从而强筋壮骨的功夫——禅与武,处世的心境和健康的身体应该是少林给我们现代都市人最大的启示了。

  始建于北魏年间的少林寺名满天下,它是每个男儿少时的梦想。围绕“少林寺”这个名字,有神秘而强大的《易筋经》,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禅”意……近年来,随着少林武僧团出国演出、舞剧《风中少林》走遍中国,少林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带着圆梦般的虔诚,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万人不远万里来到这座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发源地而著称的少林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