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日本横滨拉面博物馆,肯定会误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正在拍摄、制作电影的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地铁通道的墙上安着一个破旧的“老爷”电钟,钟面已经泛黄,指针已不再转动,这里的一切都定格在了昭和33年(1958年)的某一天上午8点32分。穹顶的天花板装饰得犹如火红的夕阳刚刚隐没在地平线下,行走在高低不平狭窄蜿蜒的小街,黄色昏暗的路灯下一爿爿堆放着各种香烟、零食、玩具的杂货店,药房、理发店一应俱全。留声机沙沙的声音播着当年流行的歌曲。
拉面博物馆设在一幢约四五层高的大楼里,地下一楼和二楼是拉面博物馆邀请日本从南到北最具代表性的名店来此开店。一次有8家,每年可能会有不同,如北海道札幌的“纯连”味噌拉面,九州的“一风堂”白汤拉面、京都的“新福菜馆”、东京的“春木屋”以及横滨的“天角”,尤其以猪骨熬制的白汤熊本店更是独占鳌头。为吃上一碗拉面排着长队等候个把小时是经常有的事。
时钟可以倒拨,但时光不会真的倒流。如果以为这里在摆噱头,那就错了。来这里吃碗面也不过花300日元,约合人民币20元左右,但他们在这里所做一切是那样逼真。整个博物馆分四层,呈立体环型街道布置。灯光将环境控制在黄昏将临的感觉,使人感觉处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用电不富裕的年代。因为这里不会用现代的光源来照明,哪怕是一盏小灯;街上的警察穿着当年的制服,引来好奇的游客争相与他合影。每家店都用传统的方法给你下面,味道不仅体现当年的纯真,而且保留本店的特色。就连服务员服装、头饰也炮制当年。看得出他们是在做一种文化,或者可以说,在经营饮食文化。大到店外大幅海报,店内墙上挂的镜框、画的年画,小到一双筷子、一个碗碟,都体现出了当年的风格。
陪同我们参观的日本友人怕我们对拉面博物馆没有兴趣,多次在讲解中跟我们提到拉面是中国传入日本的一种饮食。其实何止拉面,插花、饮茶都是在中国唐代流传日本,到现在他们都保存得很好,而且越做越精细,越做越艺术化,并融入一种文化精神,冠以“花道”、“茶道”。
在一家具有60余年历史的老字号“春木屋”拉面馆吃了一碗浇头是小鱼干和苔菜的手擀酱油拉面。又是吃面,又是照相,忙得不亦乐乎。带着些许醇香余味离开面馆,绕着一道道水泥楼梯,走出了这个被日本人称为“大铁皮屋”的博物馆,又回到了一个充满现代化的都市。身边流线时尚的轿车擦肩而过,抬头摩天大楼近在咫尺……拉面博物馆在繁华的都市中仅占了小小一角,一圈兜下来,恍若穿越了一个世纪的时空隧道,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