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监管服务相结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征求农民工意见建议
郑州3项幸福指数居前列
致读者
四五首胜 胜了实德
损害经济环境 追究责任
精细管理 发挥品牌效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瞭望东方周刊》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在全国31个主要城市中
郑州3项幸福指数居前列

中原网  日期: 2007-04-30  来源: 郑州日报  
  在郑州,处处都能感受到和谐与幸福。图为家长陪着孩子在陶艺馆做手工。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本报讯(记者 潘燕)生活在郑州你觉得幸福吗?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瞭望东方周刊》携手知名幸福学研究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奚恺元,对国内31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城市总体幸福感的调查。调查表明,郑州市在城市文明幸福感、城市发展幸福感、对政府官员感知的幸福感方面分列第6、3、2位。

  调查者解释,“城市总体幸福感”就是被访居民对城市的总体主观感受。其中,人情、交通、赚钱机会、生活便利、娱乐、环境、治安状况、市民文明程度以及近年来的发展等具体因素,称作“城市具体幸福感”。

  此次调查的31个主要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和5个自治区首府,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电话访问的方式,共取得有效样本近7000个,受访对象平均年龄34.9岁,教育程度的中数水平是高中毕业,50.5%的样本为女性。

  调查显示,人情是影响幸福感的首因。关于城市幸福感调查的十个具体方面中,在文明幸福感排名前20名的城市中,成都、银川、上海排前3位,郑州名列第6位。在城市发展幸福感的榜单上,拉萨、银川、郑州排在前3名。在询问市民“在想到所在城市的政府官员时有多开心”时,杭州人对自己城市的政府官员感知的幸福感最高,其次是郑州和海口。

  生活在郑州感觉不错

  郑州人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居住在这个城市你觉得幸福吗?

  昨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的相关幸福感。在城市文明、城市发展、对政府官员感知的幸福感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都表示满意。

  “这么多年,咱郑州的发展变化实在是太大了,郑东新区拉大了城市的框架,老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现在的郑州已成了一个更加具有现代化、高品位的大都市了!”已经在郑州生活、工作了10多年的市民赵先生说,他认为自己当初大学毕业后留在郑州的选择特别正确,“在郑州,我亲身体会到一个城市巨大的发展,我感觉这是一种幸福。”

  “郑州的投资环境有明显改善,”在郑州经商多年的汪先生对郑州环境的变化感触颇多。他说,郑州的电力供应、集中供热、燃气使用都十分方便,在全国也居于领先水平。“最近,郑州还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正在向全国文明城市迈进,这表明郑州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了,我对在这儿投资相当有信心!”

  “在郑州乘公交车、进公园都对老年人免费,生活特舒心,”老郑州刘先生说起郑州很有感情,“这两年公园绿地建设得不少,公交车增加了不少,学校新建了不少,发展很快呵!”

  “生活在郑州感觉不错啊!”从小生活在郑州的王小姐在媒体工作,她说,除了一些生活环境的变化外,郑州正在打造的新型都市形象,让所有郑州市民感到骄傲,“郑州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界传统武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部博览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向世界表明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在采访中记者感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事关民生的医疗、就业等各方面均有很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安定,市民对生活的满意度明显增加。不少市民也提出建议,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加和谐相处,更具有人情味,同时多点赚钱机会、交通更加便利,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关于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有不少市民提出,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郑州总体的文明程度正在逐步提高。

  和谐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6年我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多元;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为4万多名国有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办理了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率先在全省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做好城市低保家庭子女资助工作;在全市建立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实施了蔬菜、猪肉、水产品和水果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度,符合条件的双困家庭廉租住房保障率达到了100%;森林生态城建设加快,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城区大气环境二级率达到83%以上,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增进幸福感政府还在努力

  “这个排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可,但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得还不够,特别是医疗、教育、住房等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解决。”市长赵建才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政府将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努力缓解群众买房贵住房难问题,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维护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争取每年解决几个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问题,让广大群众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其中,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将增加财政投入,努力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时,健全城镇医疗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安排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再建一批学校,缓解入学压力,继续降低普通高中“择校费”标准。

  在解决市民住房问题方面,切实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全面推进住房货币化改革,积极探索企业职工住房问题的模式,拆迁改造危陋公有住房。

  开展再就业援助,消除城市“零就业家庭”,力争培训各类技能劳动者8万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