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图片说明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图片说明
冬夜杂咏
北大的三位老校长
我国古代的高速公路
百里改诗
闲言画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佳作赏读
冬夜杂咏

中原网  日期: 2007-05-15  来源: 郑州日报  
  陈毅诗 志学文

  1960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

  1961年12月1日仲弘记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红梅

  隆冬到来时,白桦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幽兰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含羞草

  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

  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

  

  早年《诗刊》曾多次发表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作品,这是《诗刊》的荣耀和光荣传统之一。几十年后品读它们,依然能感受到它们的隽永和亲切。

  陈毅是毛泽东的部下和战友,他也和毛泽东一样爱好诗词创作,两人还曾以书信形式交流诗艺,毛泽东的“诗要讲形象思维,要用比兴”的著名观点就是在一封与陈毅谈诗的信中提出来的。毛泽东诗词技艺超群,气盖古今,而朱德、陈毅等人的诗词也各具特色。

  陈毅《冬夜杂咏》在《诗刊》1962年第1期发表时,整组诗计28题37首,这里节录的是排在前面的五首。之所以节录这5首,是因为它们题材相近,都是咏物诗,且都是吟咏自然界植物。其中《青松》一首知名度最高,它和《梅岭三章》、《题西山红叶》、《赠缅甸友人》等诗一起构成了陈毅诗词的代表作。

  这5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5首诗都是通篇运用比兴,形象含蓄,诗意饱满,而其内涵所指又能从字里行间较为明显地流露出来。其中第五首《含羞草》稍为特殊:由物及人,且举了两个历史人物为例进一步深化主题,其实它也是通篇用比。

  5首咏物诗的特点之二是立意和境界的高远。青松、红梅、秋菊等植物的坚贞品性,也是人的高尚情操的象征。

  读陈毅这组咏物诗,其蕴藉典雅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诗歌自《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而其格调又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当代情怀。其技艺娴熟,表达自如,无疑为当代五言绝句的写作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新经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