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文娱
3  4  
PDF 版
只想做个 快乐的民歌手
陈逸飞《黄河颂》拍得 万
阿 牛
大难不死学会感恩
4032
李连杰
图片新闻
面壁禅影在 庵映清流长
古建筑群文化之旅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面壁禅影在 庵映清流长
——嵩山古建筑群之初祖庵
中原网  日期: 2007-05-15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唐 强 图

  从少林寺西行约两公里,就到了五乳峰下的初祖庵,这是为纪念达摩始祖面壁而修建的,所以又名“面壁庵”。该庵修建于北宋年间,三面临涧,古木掩映,又以丰富多样的石刻而著称,是建筑史学界研究北宋时期的《营造法式》的实物例证。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精诚所至影透石

  初祖庵后五乳峰中峰之顶下10米之山坡有达摩洞一处,此为天然石洞,传说是初祖达摩面壁九年之修行处。

  明天启三年即公元1623年,旅行家徐霞客决定到嵩山一游,并在2月24日这一天的游记里记下了这样一段话:“庵中供达摩影石。石高不及三尺,白质黑章,俨然胡僧立像。”这段话中的“庵”,指的是“初祖庵”。“初祖”自然就是佛教禅宗初祖达摩,也就是上述日记中所说的“胡僧”。

  日记中提到的“达摩影石”,要告诉世人的是这样一件事,来自印度的僧人达摩在嵩山的这个山洞里面壁九年,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达摩面壁九年的结果是精诚所通,影透入石,身影刻入山洞石壁而不磨灭,可见其修习佛法态度之诚、意志之坚。

  壁画石刻庵生辉

  初祖庵内有大殿、山门、千佛阁等建筑,其中初祖庵大殿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琉璃瓦剪边顶,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殿门有砖雕对联:“在西天二十八祖,过东土初开少林。”在建筑学术上具极高价值。

  殿内东西山墙和后墙壁均有彩色壁画。东山墙和后壁东面绘10幅壁画,为十三祖修法像;西山墙和后墙西南绘二十二祖至三十五祖修法像,各像均有题榜,记各祖法号、俗名、籍贯等。殿内个别拱眼壁上绘释迦说法像。绘制年代约在明末,形象质朴古拙,人物神采飞扬,极尽佛态,令人心折。

  大殿的十二根檐柱、四根内柱、神龛须弥座束腰部分,都雕刻着精美的浮雕。各面多雕缠枝花卉,花卉之中雕麒麟、狮子、山水、古刹、海水、渡舟、小桥、流水、人物故事等。四角各雕一力士支撑。佛龛系木雕而成,上檐雕斗拱,龛内供达摩塑像,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脱纱塑像侍立左右,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刀法劲健,皆为北宋宣和七年大殿创建时所刻,是少林寺石刻中的珍品,也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殿前尚有传六祖手植柏一株,围四米多,传说六祖慧能回少林拜祖,用钵盂将树苗从广东带回,植于此地。

  庵院内殿房四周有石刻40余方,其中著名的有宋黄庭坚《达摩颂碑》、宋蔡汴《达摩面壁之庵》、明刻《达摩面壁图》及明成化二十年(1484)梵文《陀罗尼经》等。

  初祖庵历来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神秘的禅宗文化吸引着大量游人和专家的参观,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有诗《探初祖庵》为证:为将佛法启东疆,万里传经一苇航。面壁十年禅影在,授拳四海武功扬。门迎翠谷三秋树,庵映清流九曲肠。劫火早随魑魅尽,漫嗟人世几沧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